与此同时,坐在一旁的沈翠云却是俏脸微红,也不知道是忽然想起了什么。

“落落,爹爹有很多事要忙,你莫要乱说。”

“可是,娘亲想跟爹爹睡觉,娘亲经常念叨……唔唔唔!”

小豆丁的那脆生生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沈翠云死死按住嘴巴。

陈长帆看着使劲挣扎的女儿,还有脸红到了耳根的沈翠云,心底忽地涌起一抹歉意。

看来自己忙于各种事务,还是对妻女疏忽了啊。

“娘子,都是我的疏忽,把你们娘俩冷落了。”

其实小豆丁倒还好,小风庄里又有蔬菜大棚,又有鸡鸭鱼鹅,她每天都玩不够。

倒是沈翠云,这女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疑神疑鬼。

“官人这话见外了,我只是觉得自己人老珠黄了,官人可能也会腻吧……”

沈翠云这话里似乎酸溜溜的,陈长帆眼角微微抽搐。

这都是哪跟哪啊?

“二郎,你若是有什么忙不过来的,我可以帮忙打理。”

沈翠云这句话倒是发自内心。

之前总小风庄人手不足的时候,她就协助过搭理人口分配事宜。

那时候她干劲儿可足了,现在可能是觉得自己太闲了,所以才会胡思乱想。

“娘子,想不想当酒楼的老板娘?”

他正好要开酒楼,老板娘这个角色目前还是空缺的。

福掌柜那边暂时还脱不开身,等食味斋那边交接好了,再让福掌柜来这边辅佐。

他已经可以想象得到,福掌柜归来之日,那将会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商战。

“老板娘?我想试试!”

沈翠云眼睛一亮,显然内心颇为期待。

“那你今日去城里转转,看看酒楼的选址,我让方长护送你。”

“好,酒楼的事包在我身上。”

有了老板娘的身份在身,沈翠云立刻投入到了角色当中,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酒楼的装潢、菜品、店名等事宜。

小家伙落落也积极建言献策,一会说要加一个糖葫芦的档口,一会又说想要换成糖人,娘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陈长帆看着妻女如此有活力,也打算起身去看看,坊市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今日是小风庄商队进入清河郡坊市第一天,也不知道一切是否顺利。

……

晨雾未散,东市石板路上的冰碴子还泛着青光。

一队陌生的商队马车吱呀呀碾过街口时,蹲在屋檐下的菜贩子们哄笑起来。

“大冬天卖鲜菜?别是冻烂的蔫叶子吧?”

腌菜铺孙婆子啐了口黄痰,正落在碾过冰碴子的车辙印里。

她在这街上买了十多年的酸菜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寒冬腊月里有人挂着“青菜”招牌的。

“这外乡人怕是傻的,寒冬里卖鲜菜?”

肉铺张屠夫剁骨刀敲得案板震天响,“老子赌十个铜板,掀开毡布,里面全是烂菜帮子!”

“十个铜板,你说的。”

沈万五斜睨了那屠户一眼,挥退要掀车帘的伙计,自己亲手解开捆绳。

翠玉般的黄瓜整整齐齐码在稻草上,尖刺挂着水露。

青椒表面光滑鲜亮,没有丝毫的脱水发皱迹象。

西红柿挤在竹篓里,圆润透红,一看就是自然熟透的果实。

此外,还有苋菜、茼蒿等绿叶菜,许多百姓甚至都没吃过。

“真是新鲜的青菜!真是见了鬼了!”

当三指宽的翡翠黄瓜顶着嫩黄花苞滚出来时,孙婆子手里的陶碗咣当砸在冻土上。

“就算是种的秋黄瓜,这时候也该烂透了,这怕不是用什么妖法保存的吧?”

张屠户脸上的横肉抖了抖,关于刚才那十个铜板的事却是只字不提。

见到这足足一大车的新鲜蔬菜被陆续搬出,整齐码放在偌大的档口上,许多百姓立刻好奇地围了上来。

说实在的,百姓们已经许久没吃过青菜了。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田地稀少,用来种粮食还嫌不够呢,谁舍得种菜吃。

就算是城里人过得宽裕一些,青菜也是不常买的,尤其是入了秋以后,青菜便成了比肉还稀罕的食物。

“这青椒看着可真水灵,莫不是涂了蜡?”

“寒冬里哪儿来的紫苋菜?是不是染了色的?”

卖炊饼的刘瘸子挤在最前头,新鲜蔬菜所特有的清香钻入鼻间,对于许久未尝过青菜的人来说,这种清香无疑是诱人的。

“给我挑个小的柿子行不行?我拿炊饼跟你换。”

一卖炭老汉挤了过来,颤巍巍摸出三个铜板:“给老汉切半根黄瓜尝尝鲜......”

伙计们忍不住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