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错误,大明可不能犯两次。”
殿内的气氛微妙起来。
天子特意提到错误,在场诸臣如何会不清楚,已死许久的努尔哈赤,当初就是被放任变强的,现在又来个黄台吉,尽管现在的建虏,势力与底蕴远远不敌大明,可这与那时的处境何其相似。
“臣以为取胜的把握在九成以上。”
在这等态势下,熊廷弼上前作揖道:“如果说是在数年前,仅是凭借辽东一地,来对付建虏这股势力,那把握其实并不高。”
“毕竟那时的辽东,固然备受我朝重视,但是治下的发展与秩序,其实是很混乱的,而这些年来,在陛下的扶持与关照下,辽东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发展。”
“特别是引水植稻,红薯、土豆、玉米等物推广种植下,还推动全新的轮种模式,这使得辽东所储粮食众多。”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就是后勤补给!”
“除了粮食这一块,辽东在治下各地筹建的军工体系,也已经形成对应的规模,不说别的,单单是永乐式火枪、火炮就列装了很多。”
“过去为了辽东的安稳与发展,中枢才不轻易叫辽东参与战事,可现在漠南局势有变,臣以为这一战必须要打!!”
“那就打!!”
朱由校语气铿锵道:“这一战不仅要打掉建虏的嚣张气焰,还要重创建虏八旗,更要叫漠南各部知晓我朝天军之威!”
“草原的仗,不一定是骑射决定成败。”
“线列战术推行到现在,也该叫一些势力知道大明火器之威了,以军务院的名义,去给军备清吏司传达朕的旨意,命他们拿出一部分洪熙式火枪火炮,加急转运到辽东去,朕要叫草原知道,什么叫打仗!”
“臣遵旨!”
熊廷弼当即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