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余氏事发(一)

言罢,太后又话锋一转,开起了玩笑:“这样吧,为了让你们母子三人不至于骨肉分离,哀家决定每周都允许你们将孩子接回去呆上一日,再送回来。这样一来,孩子们既能得到哀家的照料与教导,又能时常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岂不是两全其美?哀家可不想成为你们口中的‘恶人’哦。”

太后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与幽默,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宜修与耿嫔闻言,心中皆是感激不尽,连忙上前行礼谢过太后。她们知道,太后此举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关爱与呵护,更是对她们母子三人深厚情感的尊重与理解。

在太后温暖的笑容中,弘明与弘曞两兄弟也仿佛感受到了这份来自长辈的慈爱,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寿康宫中开始他们新的生活篇章。

随着宜修与耿嫔的离去,寿康宫内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太后紧紧拉着两个小家伙的手,带领他们走进了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世界,而这一切的美好与温馨,都将成为他们童年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随着余氏的得宠,华妃小团体在后宫中仿佛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更为深沉、更为复杂的阴谋。

宜修,这位深谙后宫生存法则的智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她深知,后宫之中,从无一刻真正的宁静,今日的平静往往预示着明日的风暴。弘明和弘曞的周岁宴已经过去半月,后宫中不应该如此平静。

正当宜修准备暗中调查这背后的真相时,安常在却意外地到访了。安常在,这位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嫔妃,今日却带着几分急切与慎重,向宜修汇报了她所发现的不寻常之事。原来,安常在也注意到了余氏得宠后的种种异常,尤其是她在皇上面前的表现,让她深感疑虑。

据安常在所说,她曾亲眼见到余氏在皇上面前的尴尬与不安,那明显不是一个真正懂诗词之人应有的反应。更令她生疑的是,皇上竟然仅凭一句诗就找到了余氏,并因此对她青睐有加。这一切,都显得太过巧合,太过不合常理。

安常在还提到,余氏自得宠以来,便迅速投靠了华妃,对甄嬛等人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尤其是在倚梅园那次事件中,余氏的表情更是极为不自然,仿佛心中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宜修听着安常在的推算,心中却并未起太大的波澜。因为她早已知晓这一切的真相,上一世的历史在她脑海中清晰如昨。她知道,余氏虽有短暂的得意,却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无法活到现在。但她并未将这一切告知安常在,而是选择了表扬她的细心与敏锐,并劝她安心回宫,不要再掺和进这场复杂的纷争之中。

宜修深知,后宫之中,各派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她的小团体与华妃小团体之间虽无直接冲突,但暗中的较量却从未停止。她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她微笑着送走了安常在,心中却已暗自盘算起了下一步的计划。

宜修,以其独有的敏锐与深沉,运用着她那超凡的观察技能,悄然洞悉了后宫中的微妙变化。她发现,不仅安常在敏锐地察觉到了余氏脸色背后的蹊跷,就连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武贵人和佟嫔,也各自心怀鬼胎,对此事有所察觉。

这让她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量:既然有人愿意代劳,她又何必亲自下场,只需在关键时刻,手握确凿证据,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宜修开始了她每日的“例行公事”——通过她的特殊技能,默默观察着后宫的每一个角落。

她发现,武贵人虽然对余氏之事心知肚明,但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她并不愿亲自动手,以免伤及母女之情。然而,她也不能让余氏继续嚣张下去,否则将来会影响到自己和孩子的地位。因此,她需要找个替罪羊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武贵人决定利用甄嬛来达成目的。她知道甄嬛聪明伶俐,又与余氏有过矛盾,如果能将此事告知,那么甄嬛就有可能成为她手中的利器。于是,武贵人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局,将余氏得宠秘密透露给了甄嬛。

武贵人则在暗中观察着一切,等待着甄嬛出手,同时也期待着余氏的覆灭。

然而,佟嫔却是一个更为精明的角色,她不仅看穿了武贵人的计策,而且预见到甄嬛可能因为种种顾虑而犹豫不决。于是,她暗中出手,将这一消息巧妙地转送给了惠贵人沈眉庄。沈眉庄,这位性格刚烈、对华妃恨之入骨的嫔妃,一旦得知此事,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佟嫔深知沈眉庄对甄嬛的忠诚和友谊,也了解到沈眉庄与华妃之间的深仇大恨。她相信,如果让沈眉庄知道了此事,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并揭露余氏的罪行。因此,佟嫔决定利用这一点,将消息传递给沈眉庄,让她来处理这个问题。

佟嫔的算计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她成功地挑起了沈眉庄的怒火,让她成为了对付华妃的重要力量。而甄嬛小团体如何应对此事呢?

宜修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已经有了七八分把握。她深知沈眉庄对年世兰的仇恨有多深,这种恨意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轻易地穿透人心。

宜修想起沈眉庄曾经遭受过的种种委屈和不公,而这些都与年世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今,沈眉庄终于找到了机会报复,她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呢?想到这里,宜修不禁感叹道:“华妃啊华妃,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