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听到诸葛亮询问,神情先是一愣,而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丞相出征这些时日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只是……”
只是……
诸葛亮抓住了这个转折,“只是什么?”
周不疑没有直说,“丞相既然已经还朝,那明日便会知晓。”
诸葛亮凝眉…………
诸葛亮没想到,周不疑没有对他直说的,竟然会是这样一件对他来说,或者对刚刚在废墟上重建的大汉,影响至大的一件大事!
“启禀陛下,丞相受先帝托孤之重,一心忠贞,为国至深。”
“先是辅助先帝平定天下,如今助陛下治国安邦。平定边患,攻灭高句丽,居功至伟!”
“以丞相之功,臣建议陛下对丞相大加封赏!”
一人言罢,又有一人开口。
“丞相之功,开天辟地,足以封王!若不封王,难以彰显其功,难以安天下人心!”
“先帝在时已封丞相为公,如今丞相再立大功,封王不过顺理成章。”
“垦请陛下明察。”
听着一众大臣的进言,刘禅没有丝毫作为君主的忧虑,更没有不同意的表现。反倒是一脸认真的在思考。
其实谁也不知道,刘备在临终之时曾给刘禅留下一封信件。
刘备在信中留给刘禅的原话:
安汉者必孔明也!
能用能信者唯有孔明!
封王也未尝不可!
刘禅在听完一众大臣的意见,转头欣悦的看向诸葛亮。
“诸位大臣之言,相父也听到了,相父意下如何呢?”
诸葛亮自了解的事情原委后,神情便一直处于沉凝状态。
此时听到刘禅询问,诸葛亮缓缓走出。
“启禀陛下”
“臣请奏,将上奏的大臣一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