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立储之争!

自那日提起立储之事后,朝堂之上,虽表面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各派势力都在为自身利益做着运营。

刘禅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要立即立储的意思。刘旭这一边有张皇后,张贵人,还有关张两家以及朝廷老一派勋贵旧臣做支持。

其余皇子背后的力量,则以拉拢分化勋贵旧臣,在朝中新晋势力中建立同盟。

以费祎为代表的勋贵旧臣,世家为代表的世家势力展开了一场储君之争。

朝中势力被分裂为四派,一派是费祎等清流官员,二派是以世家官员为主,支持各皇子的势力,三派是朝廷新晋官员,这一派是前两派拉拢的对象。第四派,就是以丞相周不疑为首的中立派。

既不属于那些新生势力,也不偏向清流官员和世家势力任何一边。

这一派大多官位较高且拥有权力较大。

那一日刘禅搪塞过后,一次有大臣在提起立储之事,都以言语搪塞过去。没有在实际进行商议立储。

这一拖,就拖了三年!

三年以来,立储之事每次提起都不了了之。

建兴十五年,今年原本没有特殊之处,对于册立太子之事,朝臣们对刘禅敷衍的态度已经麻木,没有人在主动提及此事。

可是世家官员又挑出了另一件事情,惹得朝野上下躁动不安。

世家官员上奏,言皇后之子,出生即封为安乐公,荣宠盛极!

虽是嫡子,但也有失偏颇。其他诸位皇子也是皇帝骨肉,不应该如此偏差。

世家官员纷纷请奏刘禅,其他妃嫔所处的皇子皇女都已渐渐长大。安乐公刚刚出生便被封为公爵,其他皇子此时也应该加以封赏,以显皇恩浩荡。

这两件事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刘旭刚刚出生便被刘禅封为安乐公,是因为是刘禅的第一个孩子,且是嫡长子。

世家官员们所说的,其他皇子皇女渐渐长成,不过四五岁六七岁的孩子,早早封爵干什么?

而世家官员们不依,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争储的重要一环,必须先为这些皇子占据一个更高的层位,才能更有利于争储。

这些世家官员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可在此事上,完全达成了共识。

费祎等清流官员当然持反对意见,力陈反对。

两派官员在朝堂上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

最终在世家官员的全力争取下,刘禅还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