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内斗吧,躁动起来吧

关键是吴昊这么做的话,吴昊自己得不到好处啊。

政治上的事情,向来是谁得到好处,谁的嫌疑就最大。

不过这件事情他虽然能得到不少好处,但不出意外的话,纪纲才是最大的受益方。

大明朝幅员辽阔。

都察院的御史那一个个都金贵得很,基本都在应天。

尽管有一些巡按御史会在各地巡视,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而锦衣卫则不同。

靖难四年,锦衣卫作为一个特务机构,在这几年里可以说扩张速度惊人。

不夸张的说,大明各处主要城市都有锦衣卫的眼线。

锦衣卫招人是有编外人员的。

这也就注定了,在地方上,锦衣卫的势力肯定要远超都察院。

而如今哪怕是在应天,都察院也还在整合当中。

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建文旧臣在要职上,陈瑛甚至都不敢随意动他们。

朝中关系本来就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稳固他都察院一把手的位置,需要的是徐徐图之。

“看来这一次,肯定是锦衣卫大出风头了。”

陈瑛叹了一口气,随后便打起精神。

这对于他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能快速将一批自己人提到高位。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纪纲这边此时召集了一个亲信过来商议。

这亲信名叫庞瑛,是锦衣卫镇抚。

庞瑛在后世明史上也还算有点小名气,这名气倒不是说他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

而是一出闹剧。

明朝版本的“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