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呵呵抱着孙子,在朱瞻基的脸上亲了一口。
传统文化里,讲究的是严父慈母。
因此很少有父亲跟孩子很亲近的,但孙子不同。
都说隔辈亲,在朱棣这里格外明显。
“去弄点点心过来。”
朱棣对着在一旁伺候的太监木恩吩咐道。
不一会儿,木恩就端着几盘点心过来。
朱棣拿着点心喂孙子。
朱瞻基拿着糕点,一口一个。
朱棣连忙劝道:“慢些,慢些,没人跟你抢,别噎着自个儿。”
正在这时,朱高炽才慢悠悠走过来。
“儿臣见过父皇。”
朱高炽略微喘了两口气。
刚才来的路上,朱瞻基听说了要去见他皇爷爷,就跑得飞快。
别看朱瞻基年纪小,但小孩子可不蠢,他们能敏锐地感觉到谁是最有话语权的人。
因此朱瞻基也一贯会讨老人家的欢心。
朱高炽腿脚有点不便,本来还想让儿子慢些,但转念一想,先让儿子过去也好,一会儿也好说话些,也就由得朱瞻基先来谨身殿了。
朱棣点点头,一看朱高炽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说什么。
心里叹了口气。
想要等着看儿子能说出点什么来。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的积威,朱高炽站在那里,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而且才站了这么一小会儿,就已经出了一身的汗了。
可见身体只差。
说来朱棣也觉得奇怪,小时候朱高炽身体也还不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管不住的长胖。
而且怎么锻炼都没用。
宫中御医也对此没有任何办法,所有人都只能默默看着朱高炽越来越胖,身体也越来越差。
与之相比,老二朱高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能文能武,勇猛过人,在靖难之役的四年时间里,多次起到过关键性作用。
朱棣也就打心底里更喜欢这个和自己更像的儿子。
说实在话,在没有当皇帝之前,朱棣其实是认真考虑过要让朱高煦来当太子的。
其中的理由很复杂,不单是因为朱棣更喜欢老二。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朱高炽这里。
古人有句话“久病延年”。
他朱棣是靠着铁与血获得的这个天下,隐患还是很多的。
如果朱高炽将来当了皇帝,要是多活几年还好,就怕是个短命的,到时候朱瞻基年幼,如何处理得了这复杂的朝堂局势和各种心怀鬼胎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