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意识就不太高兴。
咋了,提个意见就要人家的命?
吴昊本身就是御史,是言官,言官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提意见的么?
梅殷之前和吴昊在饭局上有点小矛盾,这并不是梅殷要针对吴昊的理由。
而是梅殷和陈瑛是一伙儿的,他们都是支持朱高煦当太子的人。
如今一个都察院的一把手给弄下去了,如果吴昊的这个建议被采纳,皇帝极有可能直接让吴昊顶替掉陈瑛的位置。
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让吴昊这么个立场不明的上,对他们支持的朱高煦很不利。
因此梅殷反对吴昊,跟吴昊提出的建议内容无关,而是跟吴昊这个人有关。
如果当初吴昊在饭局上好好表现,好好拍拍朱高煦的马屁,今天的结果可就大不相同。
梅殷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是因为他是属于武将序列的。
本以为追缴亏空这种事情,因该是文官最反感的,他在等着文官反对,这样就不用他站出来得罪人了。
奈何等了半天,真是见了鬼,竟然一个文官都没有站出来反对!
不等其他人做出反应,很快,第二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人也站了出来。
丘福!
淇国公丘福。
一句话说他的地位,之前的成国公朱能够厉害了吧,朱能排在功臣第二,第一就是这个丘福。
不同于朱能的年轻,朱能今天才三十三岁,丘福已经六十岁了。
功勋卓着加上年龄大,自然面子就足。
丘福也出来反对吴昊:“皇上,臣以为天下初定,正是该休养生息的时候,有时候,即便想法是好的,下边的人执行下去也会变样,大动干戈大可不必。”
吴昊对于老人的态度还是比较尊重的,当然,前提是这个老人不会损害他的利益。
眼下明显不属于值得尊重的行列。
吴昊丝毫不愿意落入下风,解释起来:“各地钱粮亏空主要有三种原因,因公挪用,上司勒索,以及当地官员的贪污!”
“臣请旨追缴亏空,是为了还那些因公挪用、以及被上司勒索的人一个清白。”
“皇上,臣以为,追缴亏空一可以使天下百姓归心,二可以还大部分官员一个清白,实在是必要之举,何来大动干戈一说?”
三句话说完,吴昊看了朱棣一眼。
眼见朱棣还不表态,他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
这是搞什么?
明明历史上的朱棣是个果决的人,怎么亲眼所见,却变得这么优柔寡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