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新市放粮

……

冀州中山国新市城。

牵招被调到这里当新市县令,当然,他这个县令是临时的,目的是为了对付黑山军。他手里也有两千兵力。

上任不久,牵招对外发布公告,临淄侯有感袁绍暴政,刚接手中山国,关心治下百姓民生,愿免除中山国今年的粮税。如未交税粮的城池,无须再纳税粮。已交税粮的城池,将开仓放粮,将粮税还给百姓。不仅中山如此,其他各郡也是如此。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陈炎攻占信都后,袁绍就管不着这些郡县了。一些太守或县令私下征了税粮,放于粮仓中,陈炎为了收买人心,就拿出一部分来,放粮给百姓,如此便可迅速提高声望,收拢人心。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五郡国所有城池将放粮近两万石,也不少了。只是,这些粮都是缴获的原冀州粮税,他也不觉得心疼。而且,去年他从公孙瓒那里得到的粮食和青州的税粮,已经足够他养军,放出这些粮对他没有实际影响。

新市城开仓放粮的布告发出来之后,城内百姓无不欢声雀跃,奔走直告。城内不足两千百姓,每人只放一斗,算上一些在城外居住的乡下百姓,估计一次来领粮的人约有三千人。一次放粮三百石左右,量虽不大,但能振奋人心。

不仅如此,牵招还放出消息,在建安五年剩下的几个月中,每个月都会放一次粮。这个消息直接引爆整个新市城。

很快,首次放粮的时间到了。衙署门口,两万多斤粮食堆积成一座小山。

初时,百姓还有些担忧,不敢去领。直到有人开了头,拿到了粮食之后,城内百姓都挤着去衙署领粮去。一时间,衙署门口,人山人海。只一天时间,两百多石粮食就发放完了。

二十多天之后,牵招再次发出布告,几天后衙署放粮,仍是每人一斗。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县城,也传到了城外乡村。上一次放粮时,新市附近乡村的百姓虽然听到消息,但没有几个真的去领粮,一则路途遥远,二则怀疑有诈,怕自己白跑一趟。

又到了放粮的时间,百姓早早聚集于衙署门口。牵招调来了军队,维护秩序,同时派人手,对来领粮的百姓一一登记,以避免冒领或重复领,上次放粮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显然,牵招也是吸取了上次放粮的经验,准备充足。

很快,放粮开始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到了午时,牵招来到了城门口,因为附近的百姓要当天领粮当天回去,一般都是凌晨出发,将近午时才能到达新市城。牵招让人注意清点,进城的百姓也要通报姓名,专人登记,才能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