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 7 月 7 日,阳光炽热地洒落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烤化一般。
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鱼泉一中的校园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那些怀揣梦想的高中生们正端坐在高考的考场中,他们紧握手中的笔,全神贯注地在试卷上书写着自己的未来。
然而,与这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高考考场仅一墙之隔的地委行署大院内,另一番场景正在上演。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一幅巨大的挂图悬挂在前方,展示着《石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初稿成果。
经过课题组几名优秀的硕博士长时间的辛勤努力,这份规划的第一稿终于初步完成。此刻,他们正与地委行署的几位重要领导围坐在一起,展开一场至关重要的讨论。
站在挂图前负责讲解的庞白云,尽管身着整洁得体的西装,但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紧张。
他的额头上微微渗出汗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目光时不时地扫向台下坐着的陈东莱。虽说陈东莱已经多次用眼神和微笑示意他放松心情,可庞白云的话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磕磕绊绊的状况。
若是面对一般的情况,以庞白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或许还能够从容应对。毕竟,如果真的遇到特别棘手的难题,他背后还有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导师可以依靠。
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关键时刻,夏文治教授因为需要返回京师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而离开了。这样一来,原本有导师坐镇的局面瞬间发生了变化,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毫无保留地压在了庞白云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庞白云心中的焦虑愈发明显,就像不断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炸裂。
他感觉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便会犯下错误。这种不安的情绪渐渐从他紧蹙的眉头和略显僵硬的身体语言中流露出来,让整个会议室的氛围越发压抑。
“综上所述,经过第一轮空间调整后,呃,石梁市的交通网络会在总体上形成‘三横两纵’的大致布局。两条纵轴分别是沿曦江河谷延伸的滨江大道、以及在西城城郊丘陵区穿行的溪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