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什么叫民心所向呀!

“大汉大都督府与英吉利帝国政府签订通商条约。”

“条约总纲:大汉大都督府和英吉利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友好通商,互通有无。”

“大汉大都督府承诺将尊重英吉利当局现有商业利益,大英帝国承诺将尊重大汉大都督府及其继任者的地位。”

“大英帝国为减少误会和冲突,将同法兰西一起,帮助大汉大都督府进行海关建设。”

“作为回报,大汉大都督府将与大英帝国约定十年关税比例,成立互通机制,避免损害双方利益及感情……”

通商条约中并没有像和法兰西的条约一样,提到了废除特权、撤离军队、交还租界等具体事务。

但第一条和总纲都提到了互相尊重、承认,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这些特权。

大英帝国只是爱面子,不想把这事儿说出来。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继续维持这种程度的特权,将和大汉大都督府发生正面冲突。

先不说输赢,就说成本和收益就不成正比。

大汉军虽然只有二三十万,但英吉利想要跨海、跨越上万海里,投入十万以上的军队,那个成本是无限大的。

而且英吉利还需要在南美洲应付阿美丽卡。

同时,世界上最大的金矿维特沃特斯兰德金矿已经开采了数年,约翰内斯堡飞速发展,令英吉利眼馋。

张伯伦就任殖民地大臣,一名矿业巨头就任开普殖民地总理。

第二次布尔战争开始酝酿。

在这个时候,英吉利人并不愿意投入一场远在远东的大规模陆地战争。

特别是这场战争即便赢了,带来的利益也很有限。

而对大汉大都督府妥协,并不会对英吉利的商业利益造成毁灭性打击,又能让大汉大都督府与沙俄帝国对立。

所以,英吉利那边的阻力并不大。

唯一有较大纠纷的依旧是海关,英吉利怕把海关交给大汉大都督府后,大汉大都督府筑起关税壁垒。

这样会让英吉利的商品失去竞争力。

汤潇逸本来可以继续谈,英吉利人会缓慢让步。

但第一是时机不对,第二是要维持和英吉利人的感情。

不论是布尔战争,还是世界大战,英吉利都有巨大的物资需求,汤潇逸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所以最终汤潇逸选择了妥协一下,让英吉利人以顾问身份加入到海关中。

双方同时给予最优惠税率,英吉利帝国停止对大汉大都督府辖区所出产的茶叶等物品进行的关税壁垒。

同时呢,大汉大都督府也不对英吉利帝国生产的商品加征关税,如果需要加税,必须双方进行协商。

如果世界没有发生变化,长远来看,这肯定是不利的,毕竟英吉利有庞大的工业产能,而华夏只是农业国。

双方互相低税率,工业国能获得更便宜的原材料,农业国新生的工业也无法抗衡老牌工业国的便宜产品。

本质上是用农业国去补贴工业国。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世界局势将会快速的发生根本性变化。

到那时,这个条约反而对华夏极为有利了。

“大都督,现在英法都已经签订了条约,年内就将开始交接各租界。”

“但淞沪租界内不仅有英法,是否和其余国家沟通一下?”

刘一鸣满心欢喜的拿着条约。

四十多年了,华夏终于开始废除那些耻辱的条款了,而他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作用。

至少,未来的史书上,会有他的名字。

人活一世为了什么?

青史留名,便是最高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