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确定了朱棣的心思之后,她并没有任何的犹豫,一封信就发往了京都洛阳。
此时的她,跟武三思还没有任何的关系。
所以,落井下石起来,没有任何的负担。
而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朱棣的掌控之中,甚至她信中的内容,朱棣也一清二楚。
但是,他并没有阻止。
因为,他自己此时也在写信。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打定了主意要养个蛊玩玩儿。
但是,真到了事儿上,老朱家的传统,还是让他习惯性的不遗余力去培养这个太子。
此时的他,正在信里严厉的敲打太子。
做为一个皇帝,他当然不会手把手的去救太子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理。
更不会教他适当的时候,可以假公济私,狐假虎威。
但是,他真正的态度,也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帮他传达出去。
而他选的这个人,正是上官婉儿。
所以,对于上官婉儿向太子示好的小动作,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毕竟,父子共用一套班底,也算是他们家的老传统了。
在朱棣往家里写信的同时,遥远的京都洛阳,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流静,实际上已经是风云涌动。
魏王武三思最近的心情很不好,自从陛下性格大变以来,他明显感觉到,陛下正在冷落他。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圣眷。
明明之前陛下一直在有意的扶持武家子弟,甚至,陛下有意无意的向大臣们表示过,想要立他为太子。
虽然这件事后来因为狄仁杰和张柬之那几个老匹夫的阻挠搁浅了。
但是,他一点儿都不慌。
因为,陛下对他的宠信,并没有一丝的减少。
正重要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势,正在一点一滴的增大。
只要自己一直大权在握,就算一时登不上太子之位,又有什么关系?
总有一天,那个位子,会是自己的。
如果陛下真的在大行之前不能把那个位置交到他手里的话,大不了,他凭借手中的力量夺过来就是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陛下突然之间就变了。
变得让他极为陌生!
明明她对战争并不精通,也不热衷,这一次竟然破天荒的要亲征契丹。
明明之前他对太子极为不屑,可是这一次,竟然破天荒的命令太子监国。
而且,太子监国也就算了,陛下他是名义上的太子。
可是,陛下给他安排的辅臣,竟然是太平公主和张柬之。
这个安排,实在是太能说明问题了。
他心里其实非常清楚,陛下之前宠信他,除了他是陛下的侄子,而且各方面表现都极为优秀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想用武家的力量,来压制李唐皇族。
这跟后来他得势之后,陛下又宠信张昌宗和张易之,其实是一个道理。
无非是希望他们三方形成一个互相牵制的平衡而已。
这其中固然有情欲之类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出于政治考量。
可是这一次,陛下却亲手打破了这个平衡。
先是亲手诛杀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
而且诛杀了之后,并没有再扶持其他任何人。
紧接着,就是命令太子监国。
而且,给太子配的辅臣,也全是李唐皇室一系。
天平如此彻底的倒向李唐皇室一边,完全不符合陛下之前的作风。
这种变化,一度让他怀疑,是不是李唐皇室那边偷偷发动了政变,陛下已经被他们给控制起来了。
可是,后来的重重,完全推翻了他的这个想法。
陛下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控制,他的威势也并没有任何的减少。
甚至,他在军中的威望,更是前所未有的高。
这只能说明一定,这一切都是陛下有意为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与之对就的,明明他跟之前的表现一模一样,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陛下似乎变得非常的厌恶他。
虽然陛下在他面前并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也没有收回他手中的任何权力,可是他就是莫名的笃定,他的感觉绝对是真的!
这让他心中生起了无尽的危机感。
如果从来不曾靠近过那个位置,他可能真的不会有什么想法。
但是,他曾经差一点儿就得到了,现在让他甘心放弃?
怎么可能?
反击,必须反击,在一切变成定局之前!
武三思并非优柔寡断之人,朱棣前脚出发亲征,后脚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很清楚,以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并不具备发动军事政变的能力。
所以,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办法,仍然在朝堂之上。
只要他能不断削弱太子的威望,让大臣们都认识到当今太子是个废物,陛下的心思,自然会跟着转变。
至于陛下的心思转变了之后,会不会再次回转到他身上,这并不重要。
只要能让陛下改变目前这种太子之位非李旦不可的局面,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大胜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要如何做到这一点,他同样心里有数。
对于太子李旦,这么多年以来,他可太了解了。
李旦有能力吗?
当然有!
李旦有智慧吗?
当然有!
甚至,要远远超过他武三思。
但是,太子也有他的弱点,他对于亲情看的很重。
而且,他是一个善于谋定而后动的人。
谋定而后动,当然是一个优点。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之下,他也会变成缺点。
比如,需要处置突发事件之时。
谋定而后动的人,往往伴随着一个特点,就是在应激处置方面,力有不逮。
而恰恰太子李旦就完美的符合这个特点。
抓住这个特点之后,他在朝堂之上,三次突然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