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这么多机密之事,他也不适合再留在你身边啦,至于授官,还得缓缓图之。
听刘度说出打算,胡英怀只能点头称是。
千里赴京,许多计划中事情,早已面目全非。
最后,胡英怀又说起罗治盛提出的“镇海将军”一事,不知妥当与否。
刘度听后抚掌大笑,直言太保守啦,招抚不是儿戏,给的多才能拿的多,想把华兴人当傻子玩,难度似乎有点儿大。
小主,
放手而为,才能为朝廷索来更多“宝物”。
叙谈之间,胡英怀又将邓士良、詹宏举唤到堂上,引荐给刘度认识,其间对邓士良大加夸赞,若是能借送炮之功,升上一级、半级,才能显出皇恩浩荡。
......
奔走之间,胡英怀先后接受两次宫内召见。
第一次见面,元启帝感兴趣的是那些新奇礼品,胡英怀谈的却是两广安危,并提出辽饷自留的建议,两边没对上版,交流自然算不上和谐。
第二次就要好多了,元启帝破天荒地同意了自留建议,同时让胡英怀加快招抚进程,将那些宝物尽速运来京城。
老奸巨猾的胡英怀改换策略,一边满口答应下来,说了许多皇上圣明的奉承话,一边顺杆往上爬,表示广东俱是些野蛮人,若是没有朝廷支持,如何护持“宝物”周全?
数千里的路途,还需亲信之人参与其中,才能确保万事无忧。
一席话下来,顿时让年轻的元启帝陷入沉思。
留下余味之后,胡英怀再次开启奉承大法,并信誓旦旦作出保证,榆林港内的所有宝物,都会进入咱大燕皇宫。
之后数日,王明瑞、李献聪等人先后来访,中间还穿插着各种宴席安排。
昔日同僚、同期友人、湖广老乡、两广官员等等,都是胡英怀需要刻意拉拢的对象。
与此同时,邓士良来到吏部文选司,从李献聪手中,接到了潮州府通判的任职文书。
半年来打捞火炮、千里送炮的辛苦,总算有所回报。
胡英怀给他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主抓练兵,将南澳副总兵何宗诚的潜力,尽数压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