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山林沼泽法

曹参到咸阳后,从未参与过有关军事方面的朝会(当然作为廷尉史,他也没那个资格),所见所闻都是皇帝对国计民生方面的想法,这回又见识了皇帝在机巧匠作方面的见识,以及对山林砍伐会造成后果的推断并从立法上未雨绸缪,同时对自己熟悉并因影响出行而同样不爱的沼泽地,也有着别样的见解。

皇帝说的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但有这份心就说明这个皇帝不傻不呆不昏。曹参到目前为止,已经彻底的敬服了这个小小少年皇帝,刘季在他心中,也只剩下还是朋友而已,他想不出刘季就算当了皇帝,又能比眼前这个皇帝强到哪儿去?

“曹参,去九原的事情是如何安排的?”

皇帝的问话让曹参收摄了一下心神,“陛下,臣与公子高准备明日启程往九原郡,并已通过丞相府发出了公文知会郡守平和郡丞季。”

“朕准你们走直道,可以快一些。不过就算走直道,往返也有三千多里近四千里,加上商讨的时间,又要两个月了。”胡亥转头对冯去疾说:“现在山东不稳,所以现在关中和汉中、巴蜀先使人进行山林砍伐情形的查勘。”

他回头对曹参说:“山林沼泽法,因为关乎让庶民承揽谋利,和相应的租赋收取,与贾律有相近之处,所以也由你这个廷尉史来准备吧。虽然我现在不建宫室就不需要伐大木,可山东战事将起,木制军械还是要砍伐的。焦炭冶炼还在摸索,木炭冶炼还是要继续,所以此律暂时还不急于施行。贾律更急迫,是卿优先要做好的事情。”

曹参深深地一揖:“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好啦,”胡亥敲敲御案,“由冶铁又扯到山林沼泽上了。司马昌,带我等去看一下你用水车所连接的那些机台?”

司马昌在胡亥扯立法的时候已经坐回自己的位置,听此言赶紧又站了起来,先向皇帝一礼,然后又向各位大臣团团一拱:“陛下,臣为陛下引路。”

胡亥和众臣先看了水车,基本就是他给画出的样子,也就是今天在博物馆,南方乡间也有一些保留的那个样子,大圆支架装着水可冲击的隔板。所不同的是采用了铜质的轴,套着滑动轴承,这样水力能够少一些耗费在摩擦上。

胡亥当然知道这种明轮水车的效率很低,用暗轮(类似螺旋桨)的水车才有最高效率,可是暗轮最好是金属制,而且动力输出需要采用多个伞齿轮,涉及齿轮铸造、润滑、密封等多方面的麻烦,这会儿还没有橡胶,所以密封只能靠油麻绳,所以还是简单一点好。

看过水车,一行人又进入大木房子看各种水车动力的车床、磨床、钻床等,但用来拔拉金属丝的拉丝床还没有制作,因为匠师们对这玩意儿还是有点不摸门。

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些加工机床都简陋的不行不行的,多是用木制,为了承力做的非常粗大,导致匠人操作都很不方便,也都没用上“丝杠”一类的结构。

胡亥看的一方面点头一方面又摇头,在看完之后,把越技、宋枢等大匠师召集起来,针对今日所见的各种机台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了一番指点,比如机台最好是铁制或铜制,铜铁不足也可以采用石制,石制虽然麻烦但胜在稳定性更佳,也更易于操作……说的那些匠师们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

胡亥又把如何在结构中使用齿轮、丝杠等向匠师、司马昌和张苍述说了一番,因为针对现成的加工机台、并辅之以黑板描画(匠师台觉得黑板是个好东西,做了十几块,用于匠师之间的讨论)来说明,那些匠师马上就理解了胡亥的意思,纷纷表示立即就进行改制,包括拉丝台也算完全弄懂了。

这些事情说时快、那时迟,前前后后用了两三个时辰,差不多皇帝也该回咸阳了,胡亥又想起一事:“四轮大车之事,进展如何?”

司马昌赶紧把车师和车习叫了过来。

车师不善言辞,车习写写画画的把四轮大车制造情况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向皇帝做了个汇报。

自从皇帝设立匠师台,为匠师们做好各种生活准备,为匠师们提供年俸,上次驾临匠师台时表现出的和善、宽容等等,匠师们并不似以前那么害怕皇帝,而是从心底里的敬爱,有什么问题也敢于直接出口询问,而不是担心会因此遭罪责。

“陛下所说转向架和车身用釭锏连接,匠人们已经做出了大致的样子。”车习看着皇帝说,“只是因为转架上盖车厢板,比较难于给釭锏涂膏脂,此处的釭锏承力很大,不能很好地保持润滑,行车时间长了慢慢就会转向不灵。”

小主,

胡亥点点头:“你说的不错,这可以用两种方式在必要时应急。”

“其一,”他看向司马昌,“熔炼青铜时加入一些铅的成分,可以让青铜自身有一些润滑能力,但加多少不影响强度又具较好润滑,我不知,自己去试。”说完咧嘴一乐。

“其二,”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带很多大孔的圆环,“把锏做成这个样子,那些大孔中填入石墨,或者叫炭精?黑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