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亥大婚之前就让公子婴规划南巡、西巡,当然也跟公子婴说过要在陇西郡的河水边找一块能筑城之地。公子婴发快传到陇西郡,把这个重任转嫁了出去。陇西郡拿到辅王的要求自然不敢怠慢,按照描述很快就找到在当今兰州那个河谷地。陇西郡多黄土山包,能出河水向西的主要渡河点其实也没几条,倒是并不很难找。
公子婴拿着陇西郡给出的地点描述给胡亥汇报,胡亥琢磨着差不多就应该是这儿吧,这是一个比较适宜渡河的地点,河水走向也是东西向,大片的谷地……就算自己跨越两千年的记忆有偏差,这儿也是个筑城的好地方,且对着河西走廊。而且,陇西郡给出的前往路途是从上邽沿渭水上行,再转道陇中,胡亥听着越来越靠谱,于是同意了。
好像宋留的那批降卒就在陇中屯田?胡亥心想,若是地点合适,就让这批降卒开春以后前往后世称为兰州的那个河谷开始筑城。当然,光他们肯定不够,如果陈平去九原了解周文降卒的情况还不错的话,就将秦锐军调一部分过来一起筑城,并作为打通河西走廊的基础军力。
_
在冬季的黄土高坡上行进,满目不是白就是黄,虽然这年代山上有树,而且是大木,但在这季节大木也是高耸的昏黄,所以旅途实在乏味。宫妃们也失去了欢笑,每日都是呆呆的发楞。
好在道路条件要比蜀道强的多,向西的头一段是行进在往狄道的驰道上,加了弹簧的四轮马车很舒适,所以干脆成了宫妃们的卧铺车,无聊的时候就睡觉呗。车内不缺炭炉,皇帝后妃们更不缺皮草,不怕冻着。随扈的铁壁军、山地曲等都备有老羊皮袄之类的冬装,也不会受冻。如果说在没有棉花棉袄的时代装备皮毛衣物给所有军卒不太可能,单单装备皇帝随身大军这两万多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胡亥也觉得无聊。
冬季政局稳定,天下基本休战,单从军政事务上也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吓尿裤子的大事发生,漫漫旅途还缺乏风光,而且巨烦人的是这两天皇后和宫妃们现在全都到了不宜亲近的时候,陇西在冬天也不会有什么特产食品,食、色、性竟然都没,好不恼人。
日子无聊也要过下去,胡亥开始琢磨烧酒。之前胡亥对酸味和刺鼻味相对较弱的“御酒”用温酒的方式去除部分刺激味道,取得较好的口感,后来他又想到古代所谓“煮酒”应该是更多去除杂味儿的方式。
他并不是个酒类专家,所以不知道在黄酒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称为“煎酒”的步骤,就是起到去除不良味道、杀菌、稳定酒质的作用。他根本没想杀菌和稳定酒质,只想着去除酸刺味儿了。
他依稀记得纯酒精的沸点是78还是80摄氏度,但这时代的酒度数很低,和水掺在一起的共沸温度应该高一些,于是在咸阳时就已经让尚食府做实验,煮到酒液面冒泡起算时间,看煮多久味道最好而酒精挥发不多。最后尚食府弄出来的酒味道在这时代绝对一流,御酒本来就是最好的酒,再让尚食府一煮,那就更好了,而且还耐放,这就是杀菌的好处。
胡亥并不保守,把尚食府弄出来的经验立即与大臣们分享。大臣们依法照做后,虽然他们家里的酒品质不能和御酒相比,可也使得味道大大提升。当然这方法也传给了景曲这种开酒楼的主儿,还有一些大臣族内酿酒的,自然也得到了这一良方。然后,此法从咸阳开始流向整个关中。
煮酒是相对较容易掌握的技法,主要是想不想的到的问题。烧酒则不然,需要制备一些专用器具才行。烧酒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酒中的酒精蒸发出来再冷却为液体,蒸发过程必然会有水分一同蒸发,所以酒精浓度的提高也是多次蒸馏逐步提高的。
胡亥想要烧酒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法弄出70%的酒精杀菌治伤。让太医们搞出来的“清热解毒”草药汤蘸麻布装竹管当急救药包,已经极大的降低了秦军战伤后的死亡率,但胡亥觉得还是不够,毕竟杀菌力不如酒精,其他可杀菌的化学药剂什么石炭酸之类的胡亥又不懂。
另一目的是卖到草原去,尤其是卖给匈奴人。匈奴人在漠北苦寒之地肯定欢迎烈酒,这个度数不用太高,50%多就行,比如类似伏特加就好。也可以卖给月氏,这是纯属挣钱的买卖。当然卖给匈奴人时要不经意的告诉他们,这东西产自蜀地,所以他们要想南下来抢也是够不着的,先断了这些抢劫成性之人的念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亥胡思乱想着,不留神一伸腿踢到了一堆奏简上,不由得把思绪拉回来,苦笑了一下。
当个皇帝真是太不容易了。
咱们的胡亥在复位成功后坚决果断的将大部分政务推给了三公九卿,只在关键性的问题上进行把关。
他到了秦代做了皇帝,终于不用像现代社会那样在快节奏高紧张的压力下生活,能够懒散就懒散,不想学始皇帝那样勤勉到再回压力山大的生活中。只是,他从两千年后的现代带过去了很多新思维新观念,其中弄水车、弄豆油、弄养蜂、弄石油、弄新军械、弄煤、弄灌钢、重用匠师……这些涉及到的人不算太广泛还好,而重农弄堆肥于深耕、双季稻、快传、律法改革……就不是这时代的人所能完全理解的,于是相应的请示性奏简就多了起来,这些胡亥也还能应付。
比较麻烦的事情中,防范和利用金手指尽力削弱匈奴需要随机应变,植茶烧瓷为商贸需要说服那些满口农桑为本的古旧大臣,胡亥就开始有些头疼了。而麻烦中的最麻烦,还是如何对待山东六国的反叛,如何能让自己闭关锁国的策略可以顺利实施,这是关乎大秦,也就是关乎自己这个皇帝生死攸关的事情,不但要随时关注山东事态变化,还要随时关注自己那些大臣的心态变化。
军事战略上,胡亥是一个头两个大。战场形势多变,对金手指的运用效能是很低的。
胡亥自知自己也不是什么军事家,如果强要用金手指,比如史书中项羽带七万人破釜沉舟,那是不是侦测项羽到底在哪儿渡河,然后伏兵十万半渡而击,同时在项羽后面再埋伏十万两面夹击?
要真的这么做了,恐怕大概率会害死这二十万秦军中的一半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首先项羽的斥侯不是吃素的,这时代大军团调动与埋伏不被发现并非易事,再者项羽这个战术大师也不会死板板的坚持先渡河再沉舟,必然会根据斥侯的探查结果改变战法。
所以咱们的胡亥耍着小聪明,只指定大战略,绝不去干涉将军们的具体战法。笑话,你一个后世的灵魂来指点这时代的冷兵器战法,嫌自己掌控的国家完蛋得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