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唐垌上殿

这倒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算得上是一种惯例,毕竟官家不可能真的做到,每天都早早来此与臣子们演这样一出戏。

不过虽说官家不坐前殿,但百官却也是不能轰然而散的,因为不多时便又有数名宦官自后殿而来,走到各班之前传达各种程式化的所谓官家口谕。

包括那几位来感谢官家加恩的官员们,一个个也得到了官家的勉励旨意。

百官们恭敬听旨以后,纷纷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主座拜了又拜,口称谢恩、得旨之类的话语。

随着时间悄然而逝,这一礼仪行动总算渐渐收尾。

随着又一位带着旨意而来的宦官,向众人宣布了散朝的决定,渐渐有些百无聊赖的常参官们简直如蒙大赦。

至此,今日的常朝便算是到此为止了,不过吴希和曾孝宽他们却都没有挪动脚步,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到官家的诫勉旨意。

不过倒是也并未让他们多等,不多时,便有一名小宦官向这边迎了过来。

其人郑重道:“官家口谕,出使河东非比寻常事,着曾孝宽、赵子畿、吴希等至垂拱殿见驾。”

吴希这才恍然,却原来是官家觉得他们此行任务比较重要,还是临时决定要当面嘱托几句才好。

“臣得旨。”

于是他们便又跟着小宦官,转向垂拱殿那边而去。

等到了垂拱殿这边,新一轮的等待便又开始了。

因为即使使团那边已然整备妥当,只等他们到了便可出发,但无论他们有多急切,官家也不可能越过宰执直接召见他们。

首先进入垂拱殿的是中书门下班次,王安石领着三位参知政事入内,而在其中待了足有半个时辰的样子。

接着,王安石等人出来,便轮到文彦博领着两位枢密副使进入其中,时间恍然间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这倒也没办法,毕竟国家多事之秋,不但新法推行千头万绪,北边辽国、西北西夏的外交事宜,还有西面王韶主持的对吐蕃战事,哪一个都是重中之重。

等文彦博等人出来,总算轮到吴希他们的次序了。

进得后殿,吴希强自打起精神来,以免发生失仪之事,平白毁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