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远征前的准备

蒙古人也很少修水渠,不打井,宋军修水渠,打井,引水,可以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田。

说话间,两人带着人跑了片地方,李亮也是来看看屯种大豆的地方如何,现在还没种,有群牧所的人带着军士们正在修水利设驰,弄沟渠,现场还是比较忙碌。

“几月耕种,何时能收?产量如何?”李亮这时又问。

“回将军,四到五月耕种,九月收获,产量吗?”

“产量约一石三斗到一石五斗间。”这个产量也就一百多斤。

李亮听着感觉有些少:“才这么点?”

刘判官道,已经算是比较高了,蒙古人在时,大概亩产一百斤左右,一石都不到。

宋军各方面做的比较好,朝廷还有大学专门学这个,宋军在收获大豆后,把大豆根和泥土弄碎,掺入少量草木灰,揉成小团,再用草包好,来年拌种用,可以有效提升大豆产量,实际上就是原始的细菌肥料,最早由四川成都百姓想出来的。

李亮这时闻言转向儿子:“五万亩大豆能产多少豆料?你给算算?”有意考考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宗旺考虑了下,似乎在心算,边上刘判官不动声色看着他们父子,虽然他知道产量,但李亮没问他,他自然不会说,而且这心算在他看来,比较难,毕竟古代人都得用算盘来算。

不料片刻之后,李宗旺道:“约六万石到六万五千石。”

刘判官眼睛一亮,赞到:“李公子真奇才也。”

李亮洋洋得意,炫了下儿子。

回去的路上,李宗旺问父亲,为什么明年开始,朝廷要大力种植大豆。

前几年朝廷主要种黑麦,大豆还是种的比较少,但从明年开始,朝廷要大量种大豆了。

李亮左右看看,低声对儿子道:朝廷要西征,将来要带几十万战马,几百万牛羊往西去,长途路上,战马需要大豆做为精饲料。

所以朝廷现在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豆。

“朝廷要西征?”李宗旺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当初吕文德带李亮他们六万轻骑走千里奔袭哈剌合林,也得靠西夏出来的宋军其他部帮忙,不然也不可能成功。

现在宋军要西征,据说蒙古人最近的主力也距离宋军三四千里,远超当年的距离。

这么多兵马过去,后勤就是个问题。

“不是问题,蒙古人能西征,咱们也能,蒙古人能做的事,咱们都能学,但咱们能做的事,蒙古人学不了。”

其实蒙军西征也没这么多牛羊,但宋军为保障后勤,还是准备了大量的牛羊,现在李宗旺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宋军在泰北多养牛羊,少养战马。

按宋军最西边的谦州到蒙军主力所在的伊希姆河算,双方直线距离约四千五百里,宋军的哨骑已经过去查看过多次。

这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如果是轻骑兵带着干粮,每人带三匹马轮换着跑,日行两百里,也就大半个月时间能到。

过去几年,宋军哨骑不停查看路线,看大军走哪边不缺水源,最好还有其他王国的地盘和百姓可以抢一波。

毕竟现在的宋军和蒙军一样,沿路可以抢补给。

按孟珙和诸将最后的研究,宋军大部走的不可能像轻骑那么快,也没有必要完全学蒙古人,每人带三匹马,只带少量干粮。

因为宋军西征不急,一路上可以慢慢走,所以打算用两个多月时间走完这段路,平均每天为五十到七十里左右,主要看地形难易。

无论多少宋军西征,宋军最多只需要带三个月的粮草,后面进入蒙军地盘,有十几到二十几天左右的积余,加上抢掠沿途各国和蒙军所有,基本生存不成问题,后继宋军会有后勤跟上,如果前面抢不到,后面还有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