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高宝宁罗艺争地

隋唐演义群英传 离耳 2703 字 1个月前

此时杨林杨坚虽然想一统天下,但是面临的局势却极为严峻。北方的罗艺兵多将广,其麾下将士英勇善战,训练有素,且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易守难攻。而突厥更是势力庞大,他们的骑兵如风一般迅速,战斗力极强,常常侵扰边境,给隋朝带来巨大的威胁。新生的隋朝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时,确实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与之正面抗衡。

南方的南陈也不容小觑,那里有许多知名大将,他们威名远扬,军事才能出众。况且还有长江天险作为天然屏障,南陈凭借此优势,防守严密。而大隋朝刚刚建立,根基尚未稳固,国力尚在恢复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大隋朝仿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杨坚和杨林在朝堂上日夜商议对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们深知,若要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必须要谨慎行事,步步为营,寻找破局的关键。但眼前的重重困难,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就在杨坚困惑之际,突然传来了好消息。那北齐余孽高宝宁和北平王罗艺之间居然发生了冲突,双方在辽东边境一带打得不可开交。

杨坚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决然。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在朝堂之上,杨坚激动地说道:“此乃天赐良机!高宝宁和罗艺相互争斗,正是我朝破敌的绝佳时机。”

杨坚深知,北方契丹族一直是隋朝的盟友。他迅速派出使者,与契丹族首领紧急会面,共商大计。在营帐中,杨坚的使者言辞恳切:“如今高宝宁与罗艺内斗,我朝欲与贵部携手,一同破敌,事成之后,定有厚报。”契丹族首领听闻,当即表示愿意全力相助。

于是,杨坚调兵遣将,准备趁着敌人内乱之际,给予致命一击。隋朝的大军在边境集结,旌旗蔽日,士气高昂。将领们摩拳擦掌,只待杨坚一声令下,便要冲锋陷阵,为国家开疆拓土。

整个隋朝都沉浸在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中,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关键的战役,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隋文帝杨坚继续让自己的弟弟铁肩靠山王杨林挂帅出征。杨林接到命令,神情肃穆,目光坚定,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

杨林点齐了韩擒虎、贺若弼、邱瑞、鱼俱罗等将领随自己一同出征。这些将领个个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皆是久经沙场、能征善战之辈。他们齐聚营帐,听候杨林调遣,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不仅如此,杨林还带着十二太保,外加孙世龙、孙世虎。这十四位猛将个个精神抖擞,志在必得。十二太保本就英勇非凡,再加上孙世龙、孙世虎,更是如虎添翼。

同时,边境的左天成也接到指令,率领所部兵马加入了这支大军。

就这样,杨林率领着包括他们在内的 30 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旌旗飘扬,军容严整。他们朝着燕山辽东一带行进,步伐坚定有力。

然而,他们深知,此行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罗艺和高宝宁,还有那强大且凶悍的突厥。但隋朝将士们毫无畏惧,心中怀着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话说这罗艺和高宝宁为何决裂?原来是这高宝宁身为北齐皇族后裔,心中始终怀揣着复国的强烈愿望。一日,高宝宁亲自来到罗艺营帐,神色严肃且高傲地说道:“罗艺,你当知晓,北齐乃我皇族正统,如今我要重振北齐雄风,你需立刻废除自己北平王的名号,重新回归北齐的统治,继续臣服于北齐,为复兴大业贡献力量。”

罗艺听闻,不禁仰头大笑,随后轻蔑地回应道:“高宝宁,你莫要痴人说梦!如今北齐已亡,我罗艺自拥兵众,在这北平之地苦心经营多年,有了如今的地位和实力,凭什么要放弃这一切去服从那早已消逝的北齐?”

高宝宁怒目圆睁,指着罗艺斥责道:“罗艺,你如此不识时务,违背祖训,必遭天谴!”

罗艺亦是毫不退缩,大声回道:“哼!你高宝宁不过是抱着过去的荣光不放,妄图恢复那不可能重来的辉煌,简直是异想天开!”

一来二去,双方各不相让,矛盾愈发尖锐。高宝宁满心认为罗艺是个不忠不义、不识大体之人,怒喝道:“罗艺,你这不知好歹的家伙,定将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罗艺则觉得高宝宁冥顽不灵,回击道:“有本事你就来试试,看我罗艺可会怕了你!”两人互不相容,言辞激烈,最终兵戎相见,就在边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高宝宁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嘶喊着:“将士们,为了北齐的荣耀,冲啊!”罗艺也高举战刀,怒吼着:“儿郎们,随我杀退敌军,保卫我们的家园!”双方的将士们都为了各自主公的意志而拼死搏杀,一时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这场大战不仅让双方损失惨重,也给边境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混乱。

小主,

而高宝宁如此针对罗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北方的高句丽侵扰高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