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爷爷,您怎么又想回去了?既然是熟能生巧,那就让她只做这一道工序不就好了吗?”
“只做一道工序?”项掌柜喃喃自语地琢磨开来。
“对啊,定尺的定尺,裁剪的裁剪,缝制上也可以划分出来几道工序,这样才是真正的熟能生巧啊!”
“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我总觉得还有哪里不能实现。”
“您是不是觉得现在的场地不合适?”
“对喽!我刚才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一时没想出来。”
“项爷爷,醇味斋食品厂开市的时候您没在,要不您早能想到了。
我把每道工序都分成了不同的制作间,第一道工序完成后就会进入下一道工序。曲水流觞您知道吧?我管这个就叫流水线。
每人只管重复手中的活计,都不用长年累月,有几遍就熟悉了。当然,为确保质量,每道工序都安排了人检查,出现问题了也能追责到个人。
而且这样做对于技术的保密性来说也很好,能收买一个人容易,可要是每一道工序的人都被收买了,那就不是工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了。”
“嗯,你说得有理!这流水线利大于弊,且非常适合大批量做一样的事物。不过……这大订单也不是常有,如果因此而培养一批人,有些得不偿失啊!”
“老掌柜!这就是我想跟您说的第二件事儿了,铁英统计了三千多人的衣服尺寸,算出来三个尺码,这样身材相近的人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尺码来买衣服了,如果有哪里不合适,稍作修改就好,以后我们做成衣就更有底了啊!”
“三千多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啊!你哪认识那么多人?”
“呵呵,项爷爷,我这不要组个车队嘛,就从赵大将军那儿要了些退役的军士。”
“组个车队也要不了三千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