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想到第一个找上她的竟然是在寝室没怎么说过话的韩安安。
“潇绵绵,你这个补习班怎么收费?”韩安安问:“我有个表哥今年也想参加高考,如果可以我想让他去补习班系统学学。”
“你表哥?”潇绵绵问:“是返城知青?”
“那倒不是。”韩安安有些不好意思:“他因为被家里牵连去了乡下几年,今年初才刚回来,不过现在不是对高考人员没身份限制么,他就想试试。”
潇绵绵懂了,“当然没问题,我把地址给你,如果他愿意可以让他过去试听一节课,满意了再付费报名就行。”
韩安安没想到还能免费听课:“这不好吧,潇绵绵虽然咱们是同学,但你还是公事公办……”
“不是光对你。”潇绵绵怕她心里有负担便笑着解释:“这是补习班的规定,想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先试听一节课,如果对我们老师教授的课程满意,觉得对自己的复习有帮助,那再报名参加,这样也避免了后续的麻烦,不是吗?”
韩安安闻言点头:“你说的没错,你学经济是对的,比去什么外语学院有用多了!”
潇绵绵哑然,没想到韩安安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竟然也听说了之前的事儿。
有了韩安安开了头,陆续有京市本地或有亲戚在京市的同学找潇绵绵咨询补习班,都是家里有考生想搏一搏。
大家也都接受收费,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潇绵绵等人努力宣传下,补习班开课来了三十名学生。
陆晨阳统计收支后发现,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员开支,第一批学生顶多不赔。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只要第一批学员打出名声,补习班肯定会越来越好。
几位老教师工作认真,不用陆晨阳督促,认真备课、偶尔拖堂,让学生们仿佛重回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