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写的多好,写的好是罗刹人在条约中占了大便宜,
面对罗刹人划分边界的细节,王朝君主、大臣一脸懵逼,说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怎么就不管用了?堪舆师傅也是一抓一大把的,但是他们知道哪里有王气,祖坟埋在哪个山坡下,他的后代就会繁衍昌盛,至于什么经度、什么纬度,堪舆师傅也是一脸懵逼。
地理学的细节让满朝文武都没有办法。
中原王朝有学问的人就是背书,都是四书五经背的烂熟的,能倒背如流的都大把大把的,但是如果你让他们绘制一个地图,他们不但不会,而且会鄙夷的说:此非圣人之道,雕虫小技奇技淫巧,非君子学。
地理学、地图学啥的中华民族古以有之,就是比较的写意,山就在哪里、水就在那里,但是你要问山海拔有多高、水的流量是多少?这个谁知道。
这个时候,中央王朝还有一批有学问的人,这些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梦想给这些遥远的异教徒建立信仰。
比如意大利人利玛窦,就是一个失败的传教士,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在大明朝传教28年,也只发展了信徒200人。
然而利玛窦是一个成功的文化传播者,利玛窦把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知识在大明传播,利玛窦就制作了一幅《坤舆万国全图》给万历皇帝,看着大地是圆球,而大明朝只是世界一隅,把万历皇帝吓的够呛。尽管利玛窦被斥责,但是万历皇帝还是印刷了地图,并悬挂在自己的宫殿里,但是还是有一些大臣是相信的 比如徐光启。
利玛窦在大明王朝是极其受到欢迎的,很多书院邀请利玛窦去讲学、很多亲王、郡王邀请利玛窦到家里做客,一些年轻的官员要拜利玛窦为师……《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就记载,与利玛窦积极交流、探讨有名有姓的人137人。
小主,
明朝对文化是开放的。
这些传教士很多虔诚的,一生都在阅读,这样使他们成为了近代和中世纪很长一段历史时间中最有学问的人,中华民族开启近代科学尤其物理,化学,地理学都离不开这些人的努力。
比利时人南怀仁,为康熙帝构建了很多朴素的自然科学观点,然后一个地理学家登场,地理学家雷孝思走遍了中国的万里山河。
雷孝思 ( Jean Baptiste Regis,法国,1663-1738 )字永维,法国耶稣会会士,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