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雨瞪大了眼睛,实在难以想象一条小小的金蚕会有如此大的特殊性。
“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于丰年焦急地问。
杨建设笑着反问:“试想一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哪一些重大事件是与蚕吐丝密切相关的呢?”
“莫非你指的是…… 丝绸之路!”
于丰年突然间心中豁然开朗,联想到了某一个答案。
“对了,我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当然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否则有谁能想到特意铸制这么一件精美的金色蚕茧!”
“原来如此,确实如此…….”
在场的众人大为震惊,恍然大悟。
丝绸之路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
也只有这样一个缘由,才能让古人创作出这样一尊吐丝的金色蚕虫形象。
杨建设继续阐述道:“『我们的古人智慧深不可测,当初汉武帝派出张骞通西域,从长安出发,通过甘肃、陕西等地,到达中亚乃至西亚地带,成功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自那时起,我国的丝绸就不断地输送海外,极大地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
“先民通过蚕的吐丝形象,用这个金色的蚕来比喻丝绸之路,以这一细微而具体的吐动,精准传神地概括了其意象。”
“它不仅是丝绸产品出口的象征,同时也是古老东方文化的传播。
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同样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我国的人民对于丝绸之路的高度敬仰。”
“令人敬佩,实在敬佩!”
“小伙子采用的鉴定技术,确实是前所未闻。”
“的确,让我们开阔了不少眼界。”
“哈哈,杨兄弟真是了不起啊!”
大家都不停地赞赏他。
杨建设对此鎏金蚕的解析,让在场的人都深感信服。
环顾四周,杨建设(又名:王李好)接着说:“这只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此为鎏金蚕的情况,仅仅依据这一点判定它是汉朝遗物,显然无法站住脚。”
“鎏金技艺始见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达到了高水准。
自然,依据丝绸之路的兴起时间推测,鎏金蚕应该产生于秦朝之后。”
小主,
“至汉朝,鎏金技巧更加精湛,形成了显着特色,即鎏金膜极其细腻均匀,紧贴于原器件表面,加之采用的是汉代着名技法——熔炼镀金法,因此我断定此乃汉朝时期的物品。”
“另一个佐证是,此物出自陕西省内,很有可能来源于古时长安遗址,长安是西汉皇城,由此推论此物制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到公元1世纪早期这段时间。”
听完杨建设一番阐述,在场众人一时寂静无言.
不可置疑。
杨建设做出的专业评估结论,令全场人士心服口服。
他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制作工艺、出土地点三大视角全面考察了这件鎏金蚕,这样的综合评价方法,即使是老练丰富的丰年先生也难以想出。
“妙极!妙极!不愧是鉴别英才。”
“小伙子的鉴别功夫,真如老于所说,让人由衷钦佩。
您虽年轻,却拥有深厚的学问,实在令我们感到羞愧。”
“诚然,当代鉴宝界的翘楚,非杨兄弟莫属。”
几位老前辈齐声赞叹。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苏小雨满脸惊异。
自他们初次相见至今,眼前这位和她同岁的青年已多次带给苏小雨震撼。
他的才能范围广阔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