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急召

“哎,如此甚好。此事说来,也确实怪不得朝廷。只因那辽国使节所提出的条件极具诱惑,朝中众臣乃至官家听闻后,都难免心动。只是那辽国使节提出签订条约的前提,便是要求武大人率军撤出辽国境内,朝廷因而才向武大人发了八百里加急的撤军令。”

武植听到韩忠彦的话,神色略有些讶异,随即开口问道:“韩大人,这辽国使节所提条约是何内容,竟让官家及朝廷诸公都如此心动?”

一旁的赵挺之接过话茬应道:“辽国使节就此次出兵代州之事致歉,还愿赔偿白银二十万两。”

武植听闻,眉头轻蹙,转而望向赵挺之,沉声道:“想必不止于此,若仅这般,朝廷与官家以及诸位大臣定不会应允。”

赵挺之微微点头,继而说道:“诚然,那辽国使节还欲与我大宋重订盟约。其第一条便是废止真宗年间所签澶渊之盟里大宋每年向辽国进贡十万银两、二十万匹锦缎的条款。”

他一边说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笑意,“不止如此,那辽国竟还应诺,日后每年向我大宋进贡十万两白银。单是这一条约定,便足以让官家以及朝中众大臣心动不已。毕竟,这不仅关乎岁入的增加,更是大宋国威重振的一种彰显,朝堂上下又怎能不为此意动呢?”

旁边的韩忠彦以及苏辙,这时都面带笑容,说道:“不错,自真宗时签了澶渊之盟,我大宋年年要给辽国进贡白银十万两、锦缎二十万匹,如今却能反过来让辽国给大宋进贡,官家怎会不心动呢?”

武植听完条约的内容,也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心中悄然思量:以宋徽宗赵佶那极为看重颜面的性子,倘若真能和辽国成功签订这样的条约,对他来说,必定是一件能够彰显国威、让他倍感荣耀且扬眉吐气的大好事。

与此同时,武植也不禁感叹,这辽国使节着实不简单,竟能提出这般突破性的条约条件,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极具魄力之人,这一点倒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还不知此次前来出使我大宋的辽国使节是何人呢?”念及于此,他不禁转头对着身旁的赵挺之问道。

赵挺之回应道:“此次出使我大宋之人,是一位辽国的皇储子弟,名叫耶律南山。

“耶律南山,”闻听赵挺之所言,武植心下不禁一动,于脑海中迅速翻找前世记忆里的历史资料,然而细细搜寻一番,竟全然未曾听闻辽国有这样一位名叫耶律南山的人物。

他暗自思忖,莫非此人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可细细想来又觉不太可能,这般有魄力、能在两国邦交中扮演关键角色之人,按常理在历史上理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怎会毫无记载呢?

“也罢,如今自己已然回到京师,日后有的是时机与那辽国使节碰面。届时,其究竟是何许人也,自会见分晓。”

武植暂且收起内心的疑虑,随着众人继续前行,没一会儿,便进入了皇宫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