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赶紧赶路吧。”
叶希出声提醒道。
就这一会儿功夫,油布伞上已经积了不少雪。
“哦,好。”
张云娘回过神,边走边絮絮叨叨,“赶紧买完东西,回去将豆腐炸好,说不定今晚还能赶两双鞋出来,剩下的十三双可能要等几天了。”
心里想着家里的袼褙布应该还能制两三双鞋底。
闻言,叶希沉默一瞬,说道:“你和园园也做一双新的,到时候大伙一起帮忙。”
听老人说煤油灯下做活,很熬眼睛的,气味也不好闻,吸得一鼻子黑灰,哪能让她一个人忙活。
张云娘听到自己也要做新棉鞋,下意识想拒绝,说自己有换洗的棉鞋。
可抬头见叶希目视前方,不容拒绝的模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知为何,她就是觉得这话好听,心里暖暖的,于是边走边合计,做17双鞋需要多少布和棉花。
走在前面的两个半大小子听说要有新鞋子穿了,对视一眼,皆咧嘴笑了。
有新衣服穿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还有新鞋子。
突然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四人到了杂货铺,买了三十斤菜籽油。
棉花两毛一斤,怕不够,一下子买了三斤。
做鞋面的布有灯芯绒布和粗布,灯芯绒布一毛钱一尺,粗布五分钱一尺。
张云娘考虑了一下,觉得粗布更划算,更耐磨,只是没有灯芯绒布好看。
成年人做一双鞋估摸着要一尺(0.3米),豆腐坊的人都是十岁左右的半大小子,扯了15尺粗布。
鞋里布也扯了15尺,因为是细软布,要八分钱一尺。
至于做鞋底的袼褙布,寻些旧衣裳和报纸糊几层就可以了。
最后总账算下来要八块五毛五分。
张云娘只带了七块钱,加上叶希先垫上的一块,还差五毛五分。
叶希反手又掏出一块银元来,其他人表示已经习惯了。
又拿了两斤盐花了一毛,一斤白糖花了一毛。
临出门时见隔壁的药店在开门,进去买了半斤石膏,花了两毛五。
最后一分不剩。
看得张云娘一脸肉痛。
虽然不知道买石膏和白糖做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
回去的路上,杨不悔和狗剩依旧走在右上方,叶希刚好走在杨不悔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