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九年,大明的江山看似稳固,可边境之处却始终不得安宁。北方的草原上,那些游牧部族时常如阴云般聚散,觊觎着大明的肥沃土地与富足物产,时不时便纵马南下,侵扰边境的城镇村庄,烧杀抢掠,让边民们苦不堪言,惶惶不可终日。而在这战火与动荡的威胁之下,边防军屯之策愈发显得重要起来,朝廷期望通过军屯,既能让边防军队自给自足,减轻粮草转运之负担,又可保边境有充足的兵力驻守,使其成为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御外敌的侵袭。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之初兴,令诸将屯兵于边,且耕且守,以省转输。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租赋,遣官劝输,积谷以充军饷,至正统间,边防军屯规制渐备,然亦多有困厄之处,成效参差矣。”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这边防军屯在当时的大致情形与实施状况。自明朝初立,便下令让众将领带领士兵在边境屯田,一边耕种一边戍守,以此省去长途转运粮草的麻烦。在边境地区,安排三分兵力守城,七分兵力从事屯种之事,内地则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士兵分配五十亩田地作为一份,还会供给耕牛、农具,教导种植之法,免除租赋,派遣官员去督促推动,积攒粮食用来充当军饷。到了正统年间,边防军屯的制度和规则渐渐完备起来,不过也存在诸多困难之处,成效也是参差不齐,也由此为这围绕“1444年 边防军屯发展状况”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艰辛与希望、关乎着边境安稳的历史有了清晰可依的脉络。
在西北边境的甘州卫,有一位名叫赵勤的年轻屯军,年方二十有三,生得身材魁梧,面庞黝黑,那是长期在户外劳作被日头晒就的颜色。他本是中原地区一户农家的子弟,家中遭了灾荒,日子过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投身军旅,被分配到了这甘州卫来参与军屯之事。赵勤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只是性子有些木讷,不善言辞,平日里只知道埋头苦干,想着能在这军屯之中谋个安稳日子,多攒些粮食,也好让远在中原的家人能过得好些。至于他最终的结局是好是坏,在这风云变幻的边防军屯岁月里,也只能随着命运的流转方能知晓了。
这日,赵勤如往常一般,天还未亮便起身,简单洗漱后,扛着农具往屯田的地里走去。此时的甘州卫,清晨的空气中还透着丝丝凉意,军营里已经有了些许动静,士兵们陆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或是戍守任务。
到了地里,赵勤看到同队的刘大哥已经在那儿忙活了,便上前打了招呼:“刘大哥,您今日来得可真早呀。”刘大哥抬起头,笑着回道:“勤弟啊,这春耕时节,可耽搁不得,咱这庄稼种好了,下半年才有粮吃,才能安心守咱这边境呀。”赵勤点点头,深以为然,便也跟着忙活起来,翻地、除草、播种,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极为认真,仿佛这一方田地就是他全部的寄托。
可这屯田之事,并非一帆风顺。这年的春雨来得迟,土地干涸得厉害,种子播下去许久,都不见发芽的迹象。士兵们都有些着急了,纷纷聚在一起商议办法。
一位老兵皱着眉头说道:“这老天爷不给力啊,再这么下去,咱这一年的收成都得泡汤了,到时候没了粮食,可咋守这边境呢。”众人皆是唉声叹气,却又无计可施。
这时,队里的伍长站了出来,说道:“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想法子引水灌溉才行。我听闻离咱这儿不远有一条小河,咱们可以挖渠引水过来试试。”众人听了,觉得有理,便纷纷响应,拿起工具,朝着那小河的方向走去。
赵勤自然也加入了挖渠的队伍,大家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干着。那泥土又硬又重,每一锄头下去,都费不少力气,可却没有一人喊累叫苦,都想着能早日把水引过来,救活地里的庄稼。
经过几日的辛苦劳作,渠道终于挖通了,清澈的河水顺着渠道缓缓流进了屯田的地里,众人看着那水,心中满是欢喜,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这边刚解决了灌溉的问题,那边又出了新的麻烦。原来,附近的一些游牧部族听闻这边屯田的粮食渐渐有了收成,便起了贪心,时常趁着夜色来抢夺粮食。
有一回,赵勤他们刚收了一批成熟的麦子,堆放在田边的仓库里,准备过几日运往军营。夜里,众人都在营中歇息,突然被一阵喧闹声惊醒。赵勤赶忙起身,拿起武器,跟着众人一起冲了出去,只见一群骑着马的异族之人正朝着仓库奔去,边跑边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嘴里还喊着听不懂的话。
伍长大喊一声:“弟兄们,莫让他们抢了咱们的粮食,跟他们拼了!”说罢,便率先冲了上去。赵勤心中虽有些害怕,可想着那是大家辛苦劳作的成果,绝不能就这么被抢走,也鼓足了勇气,跟着冲了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