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天际微微泛起一抹淡红,晨曦的光芒如薄纱般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
尽管战火尚未燃起,但那无形的风暴,已经悄然在四周凝聚,暗潮涌动。
大地的每一寸都似乎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剧变。
毓荣茵站在营帐内,神色如常,面上没有一丝波澜,然而心底的焦虑却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来。
昨夜,她的思绪不曾平静,充斥着太多的顾虑和无奈,连她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在她脑海中激起那么大的涟漪。
即将出发前往闇雷阁,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她清楚,成败在此一举。
她背负的责任,远远超出了她作为大清皇后的身份,甚至是作为一个妻子的身份。
每一刻,她都在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而这些代价,终究会被历史所铭记。
“娘娘,天色已亮,准备动身么?”清雪踏着轻盈的步伐从帐外走进来,未曾打破周围的寂静,但那其中潜藏的凝重却在她的每一个动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毓荣茵微微转身,目光淡然地落在清雪身上。
她的眼神清冷如霜,但却蕴含着一种决然的力量。
她点了点头,轻声道:“通知他们几个,准备出发。”
她的语气依旧冷静、从容,仿佛这一切的一切,早已在她心中成型,毫无悬念。
然而那份沉稳中透出的决绝,令周围的空气都不禁变得压抑。
清雪低下头,沉默片刻,终于还是开口道:“是,娘娘。娘娘,昨夜栀璃得到消息,廉亲王与准噶尔勾结,有证据表明,他可能参与了对皇上的暗杀计划。而且,闇雷阁的一部分力量已经在准备应对朝廷可能的反扑。”
清雪低下头,沉默片刻,忽然开口道:“娘娘,昨夜栀璃得到消息,廉亲王与准噶尔的勾结,甚至有证据表明,廉亲王可能参与了对皇上的暗杀计划。而且,闇雷阁的一部分力量已经在准备应对朝廷可能的反扑。”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空气中激起了震动。
毓荣茵的脸色瞬间变得冷峻,目光凝滞,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廉亲王的叛变远不是单纯的宫廷争斗,而是关乎整个朝廷的政治博弈,甚至涉及到大清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她,毓荣茵,也已经被卷入其中,成了这场争斗的关键一环。
廉亲王的阴谋已经远不止是简单的宫廷争斗,而是涉及到整个朝廷的权力斗争,甚至连她也被卷入其中。
她深知,若这件事被泄露出去,必定会动摇大清的根基,而她与雷炎的关系也势必更加微妙与危险。
“廉亲王……”毓荣茵低声道,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清雪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娘娘,廉亲王似乎还与倭国有联系,若是这场斗争无法控制,恐怕连您和皇上的关系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毓荣茵的心中微微一震,仿佛有一股冰冷的寒气从脚底迅速蔓延至全身。
眼前闪过胤禛的身影,那个掌控天下风云的帝王。
她始终清楚,他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夫妻情感,更是彼此政治利益交织的纽带。
她与胤禛的关系,终究是无法用常人之情来衡量的。
毓荣茵低头凝视着地面,微微皱眉,“若这场棋局走到尽头,不仅是闇雷阁,连大清江山的未来都难以预测。”
清雪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微微抬头,试探性地问道:“娘娘,您担心……”
毓荣茵抬起头,目光坚定如铁,仿佛穿透了这一切的迷雾,直视未来的风险与机遇:“本宫担心的,不是这场斗争本身。”
她停顿了一下,紧接着补充道,“本宫担心的,是背后的选择。”
清雪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理解与忠诚:“属下明白。”
“别让自己过于担忧。”毓荣茵轻声说道,目光穿越清雪,似乎在看向更加遥远的地方,“本宫的决定已定。既然闇雷阁选择站在本宫这边,那么便是同生共死。若败,本宫便与他们共赴黄泉。”
那句话平静无波,却浑身透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敲打在心头,让人无法逃避。
“是,属下誓死跟随效忠娘娘。”清雪低头应命,心中对毓荣茵的决断感到一丝敬畏与钦佩。
她从未见过如此坚定果决的毓荣茵,这种决心,甚至比任何战争中的统帅都更让人动容。
她清楚,娘娘从来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无论面临怎样的险境,她总能咬牙坚持到底。
清雪低声道:“娘娘,栀璃得到消息,准噶尔的行动已经开始。”
毓荣茵的眼神一凛,瞬间清醒,迈步加快:“那就不再耽搁,尽快赶往闇雷阁。”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迈向营帐之外,冷风扑面而来,带着一丝寒意。
她感觉到那股寒意刺入骨髓,却让她的思绪愈发清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这条路不再有退路,但她从未想过退。
身为大清的皇后,从嫁给胤禛的那一刻,她就不再有任何退路,或许,从自己穿越过来的那一刻,便不再有退路。
即便知晓前方充满了重重未知的危险,但她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她的目标不仅仅是闇雷阁,更是那条夹杂着无数危险的权力之路。
这一次造访闇雷阁,关系到的不仅仅是西北的战事,更是她和胤禛之间,乃至整个大清帝国的未来。
她必须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博弈中找到一线生机,守住胤禛与大清的江山。
毓荣茵翻身上马,一袭利落的暗紫色长袍,头戴银色发冠,身姿挺拔如松,眸中透着凌厉的战意。
今天,她不再是那个端坐在凤椅上的皇后,而是一名即将亲自上阵的统帅,肩上背负的,远比任何荣华富贵更为沉重。
关羽、吕布和其他三名名暗卫早已在营外等候。
毓荣茵没有多言,只是目光扫过他们,冷冷地问道:“准备好了?”
吕布低声应道:“当然。”他的话语中透着无尽的坚定与信任。
毓荣茵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跨上骏马,声音低沉而有力:“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