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册的内容,李渊都要一一看过,对于他不了解的地方,必须要刨根问底。

怎么说他也是实际上的城主,有他在其中催促,大夫们只能加班加点编写手册。

他们走街串巷,进行了多次调查,把女子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危机和急救措施都罗列出来了。

沈知霜还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她提出了许多“疑难杂症”。

毕竟她在现代生活过,很清楚怀孕对母体的伤害有多大。

如果因一个女性顺利生产,没有留下多少后遗症,就将那些因生产留下后遗症以至于终身遗憾的女性排除在外——那只能说明文明在退步。

把后遗症的发生当作危言耸听,跟掩耳盗铃没有区别。

实际上,要是没有相应的病例,就不会有相关的记录。

现代医术的进步,大方向是要让所有人都免于病痛的伤害,同样,女性生产也是一样。

她们有这样的后遗症,那说明有概率发生,为什么要将这些事视为碰不上的事件,还要安慰别人,你不可能遭遇这些瞬间——再小的概率,发生在当事人身上,也是百分百。

与其讳疾忌医,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样的问题就针对相应的问题做出预防,这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

所以,哪怕顺利生产了一个孩子,沈知霜没有类似的优越感,她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容易。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她的感触只会更深。

女子得不到工作岗位,难以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她们几乎避免不了生产,无论是哪个当政者,在人口紧缺时,都会鼓励生育。

哪怕李渊以后当上了皇帝也一样。

沈知霜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她们规避风险。

她庆幸自己如今的位置还算是重要,也庆幸李渊对她的用心正是时候,有些事她说一百遍,比不上李渊说一遍。

正如这本生育手册,沈知霜之前一直想要快些完成,可人力物力的投入达不到,她想也白想。

不过,沈知霜倒是没有怨言,她只是感到幸运。

李渊对她的宠爱,因利用得当,让其他女子同样得到了好处,难道不是一件喜事?

听了沈知霜的话,李渊又忍不住看了看沈知霜的肚子。

她生头胎时,他哪怕陪伴在她身侧,却也没有如今那样用心。

这段时间,他越发心疼沈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