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面的描述来看,这款眼镜的核心技术是来自于一家做义肢的公司,它本身的应用方向是让穿戴义肢的残疾人,可以更简便、更迅速、更精确有效的控制机械义肢,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也不需要进行神经连接手术。
这样既减低了手术时遇到的风险,毕竟神经连接技术不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
所以,这家义肢研发公司便采用了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微电波控制。
它通过一个专门用来收发微电波的装置,来接收你的脑电波,然后将脑电波转换成电信号传到中央处理单元,等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完电信号后,再将电信号转换成脑电波传到你的脑海中,完成整个信息的交流。
而且由于微电波携带的信息不多,所以处理转换数据时所需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可以轻松的做到毫秒级的传输。
因此,这项技术被公布出来后,便迅速的火爆了整个平衡世界,无数的残疾人为之疯狂、
随着后来的技术迭代,这项技术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而这款眼镜就是其中一个应用。
这款眼镜采用的是双模块设计,其中一个模块就是眼镜的本体,它虽然被叫做VR眼镜
但它整体造型并不像现在的VR眼镜这样,而且和普通的近视眼镜差不多。
只是镜架的腿部相较于普通的眼镜大了许多,估计是用来安装微电波收发装置,以及安装电池的。
另一个模块,则是这幅眼镜的中央处理模块了,受限于处理单元的性能问题,微型化的处理单元并不能完成微电波的转换工作。
而且同样受限于空间的大小,眼镜的续航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以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工程师采用了处理单元和眼镜本体分离的方式。
眼镜负责安装微电波收发装置,以及其他传感器设备,像什么距离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图像观测传感器等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精密合作,可以让你实时的查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你想要了解目前空气中的温湿度,只需要起一个念头,就可以在眼镜上查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了。
或者你想要你想要了解自己前面的美女的身高和身材数据,也同样的起一个念头,便可以直接了解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基于传感器的测算得出,并不保证百分百的准确。
而且这款眼镜并没有安装摄像头,也没有任何的数据记录措施,所以它是可以合法穿戴的,就算在公众场合穿戴也不必害怕。
毕竟没人知道你自己是怎样的想法不是?
不仅如此,这副眼镜采用的特殊的显示模式,通过特殊的角度显示到视网膜上,其他人想要通过眼镜侧面的缝隙观看镜片上显示的内容时,是根本看不到上面显示的信息的。
所以,这同样保证了眼镜使用者的隐私信息。
但这款眼镜也有它的不足,就是它携带的传感器由于采取微型化的设计,所以它能感应的范围只能局限于10米以内,超过这个距离就完全无效了。
不过这个不足对比它拥有的丰富玩法来说,也算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毕竟,10米的距离也不算近,已经足够满足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