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不用客气,快坐。”
明己随意的说道,等李云舟坐下后,出声说道
“现在人齐了,咱们开会。王哥,说吧,你想怎么做?”
王佐起身对着明己和李云舟一礼,出声说道。
“王爷,秋税在即。王爷想改税时间上来不及,商定税率,朝廷审批都需些时日。下官建议今年沿用旧制。
税期不可逾,因此下官建议商税和农税同时进行,李大人久居京城,熟知京事且有王爷居中调度,商税一事就有劳李大人了。”
收商税可是得罪人的事,李云舟苦笑着看着王佐。心道:平日怎么就没看出这厮竟如此奸滑?
正要起身答应,明己却是抢先开口了
“王哥,那你呢?”
王佐傻笑了一声,说道
“王爷,非是下官不愿负责商税。有你在,下官不怕得罪京中贵人。而是下官初涉京中,不知商事。怕是会少收,漏收。
让王爷平白担了徇私的恶名。若是王爷要下官负责商税,下官愿与李大人对调。”
李云舟也站了起来,对明己拱手一礼说道
“王爷,下官愿负责商税一事。还请王爷放心。下官必定尽心,绝不错漏一家。”
明己看着认真的李云舟,又看向了傻笑的王佐。出声说道
“行了,商税一事不急!而且也不用你们去收。今天咱们商议一下轻农税重商税的可行性!今年农税税制还是照旧!
商税税率拿出一个大致方案,回头你们和司户与司库的人再商议一番。税期的事,我去和老……皇上商议。”
李云舟和王佐对视了一眼,不明白明己如何让商人主动缴税?不过农税作为主要税收,断然不能降低的。
“王爷,农税断不可降啊!”
李云舟出声说道,明己看着他说道
“李大人,你不要激动。我们只是商议可行性。你说说不能降的理由。”
“是,王爷勿怪,是下官孟浪了。”
李云舟先是道歉,随后出声说道
“王爷有所不知,农税自古作为主要税收。支撑朝堂运转,供养百万军卒和百官俸禄。农税事关社稷,断不可降啊!
当今圣上体恤百姓,常行免赋免税之事,朝廷钱粮本就不足,运作艰难。应天府历来便是纳税重要之地,若是轻易减税,怕是会影响国朝……”
李云舟的担忧,明己是清楚的。南直隶的税收占全国十分之二。江南六府的税收可以称的上半个大明财政!
大明的财政远不及唐宋,也比不上满清。算是大一统王朝财政最低的。百姓的日子也没过好!
主要是老朱的土地财政,重农抑商,土地只能种植桑麻一类的经济作物创收,而不是土地商业化。
老朱将各府的税粮计算后刻在石板上,立在户部。便是税收的标准,要求后世也按照这个标准。北方新开土地永不加科。
这也是拖垮大明很重要的原因,后世皇帝都挺孝顺的,牢记明祖训。老朱的文治的确不行。
明己的到来,提出摊丁入亩等计策也算是拓展了老朱的小农思维。维持王朝运转,只有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制度才能保持长盛不衰。
李云舟说完,明己认同他的担忧,他不是变法,更不是先驱者。没想过搅动风云。只是想让目之所及过好一点的日子!
“你说的对!农税的确重要。”
明己先是认可了李云舟,随后又说道
“既然是商议,我说说我的想法,减免的农税,是否可以转嫁到商税上面?
原本需要缴税的粮食,朝廷是不是可以用多出的商税从百姓手里回购?既保证了朝堂运转,又达到了重农的意思。
朝廷给予商人一些便利或是名誉保障什么的。双方都不吃亏。以商养农,互相促进。王哥,镇江是如何做的?你给李大人说说”
明己的言论让李云舟吃惊,这是他不曾想过的。王佐将镇江的模式讲述了一遍,镇江商业繁荣,加上出海的红利。
小主,
镇江府的农税了胜于无,商人也获得了皇家商会的支持,畅行无阻,不亏反盈。
“王爷,这…,镇江商户竟如此有钱?那镇江府岂不是人人从商?商人可比农户容易许多。”
听完王佐的话,李云舟吃惊的问道。明己白了他一眼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经商的!商人承担着风险,费心费力,四处奔波,并非不劳而获。就算天上掉馅饼也是奔着砸死你来的!
轻商是错误的!商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你看镇江都从商了嘛。你撞几次墙还会再撞吗?
言归正传,农税照旧,商税先议着,有关民生的税轻一点,如棉麻一类的。胭脂水粉,古董字画,生丝绸缎什么的,加个两三成都行。你们就按这个商量吧!”
明己简单的提了要求,农税照旧,两人也不再纠结,开始商议商税的事情。
王佐和李云舟争论,明己负责看戏。直到午时,明己才开口说道
“行了,今天这事先别传出去了。回头你们与司户的人再商议吧,王哥,你把沈旺也叫上。让他带几个大商人提提意见。
李大人,王大人,二位还有事没?没事我就下班了!”
两人起身见礼送明己出去,王佐突然说道
“王爷,还有一事!”
走到门口的明己回头看着他,王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王爷,大牢里的两位小爷,是不是可以放了啊?”
对王佐来说徐府和常府太过超然,昨晚回家碰上了常升,常升便问起了这事。
“有人找你了?谁啊!”
明己问道,这两人他都快忘了。衙署的其他人也不敢审问他俩。就一直关着。
“常府,二爷”
王佐没有隐瞒,出声说道。明己对常家三兄弟有印象,毕竟给自己送过钱,和常升一起学过枪。
“他说什么了?让你放人?”
“没有,二爷只是询问了一下,三爷是怎么判的。没说其他的。”
听到王佐的话,明己也来了兴趣出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