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江浙一带并无倭寇踪迹,福建宁德附近有浪人出现,同安附近消息还未传回。
商船也未发现倭船,全州传来消息,高丽并无异常。九州沈侯爷还未传回消息。”
听完王威的汇报,明己心里嘀咕:
不应该啊,老朱搞错了?高丽没异动,倭寇就不可能大规模犯边。老朱总不能拿两万人开玩笑吧?
明己百思不解,没有倭患,老朱让自己来干嘛,总不能是大明粮草多了,出来消耗一波吧?
“密切关注沿海一带,有消息立马来报。加派人马探察福建全境,派人去全州,让德庆侯派人去倭岛打探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己对着王威说道,王威领命后,对着身后一人耳语一番。后者驱马加速离开了队伍。
“传令,延缓行军速度,派人去通知杨中县令,大军夜宿杨中!”
明己再次下令,敌人还不知道是谁,也就没必要急行军了。
历时两天,大军过潮州,抵达嘉兴地界。军队一分为二,徐辉祖带人赶往建宁。
明己跟随郭英前往宁波,军队进入江浙地界。蒋瓛亲率北镇府司也秘密潜入了江浙,开始了抓捕行动。
锦衣卫下辖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监察锦衣卫内部军纪刑罚,档案管理等职业。
北镇抚司负责监察百官,抓捕刑狱。权力比南镇抚司大上许多,可以办理许多大案,容易立功,升迁比较快。
胡惟庸倒台,老朱要处理的不仅是他的党羽,还需清理一些他的对手。从而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起到稳固朝堂的作用,确保皇权无虞。
李善长听了明己的劝告,约束家人,淡出了淮西派。
武将文臣相争,没有外患压迫,文官占优。势力也会越来越大,科举会源源不断提供新生力量。
淮西派虽有开国之功,地位远高于浙东派。在朝堂上,却是屡屡吃亏。毕竟喷人是言官的职责,且他们自身也多有行为不检之处。
淮西势弱,李善长隐退。胡惟庸力挽狂澜带着淮西力压浙东派。成了淮西派的领头羊。
如今倒台,淮西派损伤不小。文武失衡不是老朱想要的。才会派遣蒋瓛入江浙。
文官集团是胡惟庸的党羽怕是没人会信。老朱还不想舍弃毛骧,蒋瓛功利心极重,正好适合!
事办的好,升迁!办砸了,背锅!蒋瓛也知道老朱的用意。在他手里就不会有冤假错案,全是铁案!
江浙是大明粮仓,钱粮税收的来源。文官士绅与地方牵连甚广。老朱才会让明己带兵威慑。统兵只是顺带的事。
犯案的勋贵侯爵,老朱压根没指望明己。明己在军中没有声望,镇不住这些战功赫赫的猛人。
一心想打倭寇的明己,并不知道老朱的用意。锦衣卫探察的消息,被老朱压下,他才会天真的以为倭寇大举犯境。
前往宁波的路上,明己收到了麒麟军汇总的消息。沿海各道均无匪患,沈秀传来消息,倭道南北也无异常!
唯一的匪患是海丰附近,叛逆林贤纠集倭寇浪人近千余人杀吏掠民,有成势之势。
明己虽然恼怒老朱小题大做,又高兴倭寇没有勇气进犯大明。看到林贤的消息,明己气的不行。
叛乱他不会理会,联夷肆劫的行为让他气愤!让郭英率军驻扎宁波境内,他则是带领麒麟军登船赶往广东。
麒麟军沿海而下,耗时三天抵达惠州。林贤已然成势,纠集匪寇三四千人。
海平,丰海沦为废墟。惠州卫与之僵持,无力剿灭。
明己没给军队休整的时间,当即下令
“王威,舰船封海!走失一寇!军法从事。”
王威不敢怠慢,立马下去安排。他知晓明己对倭寇的态度,只是不清楚缘由。
明己率领麒麟军千余人登岸,留下的人则开始巡视海域。
匪寇有能力攻打县城,却是无力据守。烧杀劫掠,入眼所见残垣断壁,无一丝生机。
“来人,让丰海的卫指挥使来见我!把这群畜生给我找出来!”
明己站在丰海城门冷冷的说道。传令兵和侦察兵领命而出。
传令兵没走多久,卫指挥使王原便赶来了。海上有舰队袭来,他以为是倭寇来袭,看到麒麟旗帜后,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麒麟军在内陆声名不显,在沿海各道可谓家喻户晓。先有郭英在沿海各道堆起一座座京观。后有麒麟军护航,打的海盗水匪不敢下海。
“末将丰海卫指挥使王原见过王爷!”
王原翻身下马,快步来到明己面前行礼!对明己没有丝毫不敬。
大明除了明己痛恨倭寇,就数福广两道的人了。明己解决倭患,他们打心里崇敬。
“解释一下吧”
明己没了平日的和气,指着破败的城墙冷冷的说道。一卫近五千人的人马,还能让倭寇欺负成这样,他理解不了!
“末将知罪,王爷容禀。非是末将贪生怕死,畏敌不战。匪寇盘踞黑山林,四处袭扰……”
王原将情况给明己讲述了一遍,明己的愤怒才有所平复。
倭岛不敢相助胡惟庸,林贤便纠集倭寇流民,浪人武士四处作乱。收拢各地山匪成军。只劫掠,不占城。
地方卫所平日屯田,汇聚不易且战力低下。匪寇又不与府军正面交战,府军也失去了唯一的人数优势。
府军处于被动。如今匪寇成势,啸聚山林。依险而守,王原想剿灭只能靠都指挥使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