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孙子以后就不是秦王了?”
朱元璋刚把茶杯送到嘴边,差点被呛着,“臭小子,你说啥呢。他不是秦王,那还能谁是秦王。”
“秦王大明朝只有一系,这初代秦王,就只能是你。你从哪听到的这个消息,胡诌诌嘛这不是。”
朱樉认真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并未察觉出端倪,心里微微放心一些,“爹,外头可都是传开了。咱们大明朝的爵位,哪怕是王,也得靠着打仗军功来挣了。”
朱元璋自然的点点头,“不假。”
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提了起来,“爹,您刚刚还说,这是胡诌诌呢。咋孩儿现在问了,您又说这事不假。若是用军功挣爵位,那咱们朱这个姓,还有啥用...”
发觉自己是说错了话,越到最后,朱樉的声音越小。
朱元璋送了一片茶叶到嘴里干嚼,说话不紧不慢,“咋,你能打仗,你儿子打不了仗?这北边还没那么安分呢,指不定哪天这些蒙古人又得反了。那时候的皇帝,还能指望那时候的秦王?”
“若是指望不上,那为啥不让有本事的人,替咱大明朝,守好这扇大门呢。”
朱樉一时语塞,“可...”
“没啥可是的,想让儿子也当秦王,就让他打仗去挣。他若是没这个本事,秦这个王号,咱也给你一直留着。”
...............................................................
与朱允熥所刚开始设想的一样,削藩,最好的得是朱元璋或者朱标来。他们打头,自己可以收个尾。
这一段时间,本该是朱元璋巩固朝廷。重新确立一个,能够与文官集团互为对立的政治团体。
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朱允熥是眼睁睁的看着文官如何迅速掌权。又如何敦促朱允炆,快速削藩。
朱棣苦笑着点点头,他压根没得选。要么抗旨,要么把东西都交出来。而这其中两者,都是他所不愿意的。
如果不是他,胡乱说的那几句。自己的爹,也不至于如此的狼狈。明明是意气风发,如今却是颓然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