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见赵光义脸色不好看,又连忙道:“我军虽未能一次攻下幽州,但只要全军同仇敌忾,上下一条心,战略退却后,再组织有效进攻,也是可以攻下幽州的。”
听到这,赵光义眼睛盯着赵普,眼睛里露出期待之意,赵普便道:“只是当时有人,想效陈桥之变,黄袍加身之举,发生兵变,才是此次征辽失败真正的原因。”
柴玉喜不由得暗暗佩服赵普,思维敏捷,转变极快,假话也说得很是顺溜。
赵普的话没让赵光义失望,听到这话,赵光义脸上才舒展开来,道:“赵卿不愧为大宋第一人,分析透彻到位。”
说完,赵光义问道:“完成太祖遗愿,收回幽云十六州,想必赵卿是有良方的?”
为了让赵光义更加信任自己,赵普道:“官家英明,招禁军、强训练、组建皇城司、扩科举,正是收回幽云十六州之有效良方。”
赵光义看着赵普,并不满意赵普的回答,赵普心一横,道:“臣还有一未成熟主意,请官家定夺。”
赵光义道:“说来听听。”
“攘外必先安内!”赵普说道。
“攘外必先安内?”赵光义沉吟道,“赵卿,可否详细说说。”
赵普道:“官家英明睿智,而臣愚钝,其它,臣不敢妄言。”赵普又是何等人,岂会说得太明白?
好在赵光义也不再勉强,柴玉喜也在心中默念着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想着它的含义。
柴玉喜回到府中时,柴雨婷满脸怒容,杏眼喷火,看着门口,而客位上坐着两名外邦打扮之人,一老一少,一僧一俗。那两人见柴玉喜身着锦袍,腰间系一莹莹发光之玉带,剑眉锐眸,以及与生俱来的一种高贵气质,便知不是一般人物,定是柴玉喜无疑。那二人连忙起身问候,正是吐蕃的平果上人与徒弟南陵温。
柴玉喜奇怪,吐蕃人为何会找到自己府中?忽然想起柴雨婷说起众相寺的情况,依稀记起曾说起过吐蕃这师徒,只是当时柴玉喜心里只想着柴雨婷被挟持一事,哪会去记得那道佛两教相争的之事。
柴玉喜深坐在椅中,奇道:“两位既是吐蕃之人,找本王又有什么事呢?”
南陵温起身道:“我乃凉州吐蕃世家之南陵温,十分仰慕中原王朝文化,此次到中原来,就是希望效仿前人,结吐蕃与中原王朝秦晋之好,世代友好下去。”
听到南陵温如此直接的话,柴玉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怔,但看到柴雨婷紧绷的粉脸,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半晌,柴玉喜大笑道:“效前人结秦晋之好,你们应该去找当今官家,来到我这个郡王府又有何用?
平果上人在昨日在众相寺虽受了点伤,但肯定会陪着自己的爱徒来的,便接言道:“贫僧徒弟乃吐蕃六谷世家出身,身份高贵,六谷部素与中原王朝交好,来往不断。之所以来拜见王爷,是因小徒与相识,年龄相配,身世相当,郡主又风华绝代,深深吸引小徒,故愿效前人之举,结秦晋之好,如此,吐蕃六谷部更将以中原王朝马首是瞻,还望王爷成全。”
南陵温也是满眼深情看了下柴雨婷,柴雨婷却向南陵温恼怒地回瞪了一眼。南陵温并不在意,朗声道:“如能与郡主结为连理,愿比翼齐飞,愿为王爷上刀山,为大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言辞发自内腑,甚是恳切。
柴玉喜见此情景,便知南陵温与柴雨婷见过面,南陵温己被自己这个宝贝女儿迷得神魂颠倒,但柴雨婷如看到苍蝇般,很讨厌南陵温。他又仔细看了看南陵温,南陵温也是身材匀称,剑眉大眼,五官端正,古铜色的皮肤还有点光泽,倒也是一个美男子。
柴玉喜皱了下眉,想起刚才在宫里的情景,赵普侃侃而谈,为赵光义出了什么先尊道教,两教并行,攘外先安内的策略,甚得赵光义的欢心,自己是前朝皇亲国戚,宋廷虽对自己礼遇有加,但那是因为大宋江山禅让于柴氏,为显示仁厚,才有此待遇,并不是自己本身的原因,柴玉喜也想有自己的一番功勋,如果能学齐王赵廷美,让定难军进献良马5千匹,或者学赵普,为朝廷出谋划策,而得到赵光义赏识,这在群臣间是多有面子的事。
听到南陵温这么一说,柴玉喜倒有些心动,如今的吐蕃四分五裂,早不是以前那个能与中原王朝一争高下的高原政权了,六谷部是其中一个很有实力的部落,它能归顺大宋,那对其他吐蕃部落可是有着示范作用,如果通过六谷部的带动,让整个吐蕃臣服大宋,进而影响回鹘,那可是旷世之功,而如果这件功劳由自己获得,那在赵光义心目中,在大宋朝野中威望不是瞬间上来,那柴家不是就可以再展辉煌了吗?
大宋目前最主要的外敌是辽国,如能令吐蕃归附,不也是攘外先安内之策的延伸吗?
柴玉喜想到这,心里不禁大喜,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道:“本王刚也说了,两国联姻,你们应该向皇帝去说。”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