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楚铮,睿王妃笑得眼尾绽出淡淡的细纹,这个儿子既是王府长子,又是嫡子。

虽说碍于睿王府旧事,平日里十分低调,但论起文武才干,俱是一等一的。

她笑道:“旁的倒罢了,那孩子最难得是孝顺友悌。”说着她看了林若旃一眼,“今日他弟弟的大事,不待王爷开口,他便主动请缨作陪。”

“说起来,钺儿更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此话一出,林家夫人们都打起了精神,心知重点来了。

睿王妃含笑道:“钺儿自幼便在王爷与我膝下长大,在我看来,同铮儿也没什么两样。他从小就聪明,性情温柔谦和,又生得极好。不瞒老夫人说,曾有数位大人求到我这里,欲结两姓之好,可都被我们家王爷给否了。一心一意,就认准了林大人的千金。”

这话说得有些过于直白了,林老夫人只能起身谢道:“多谢王爷王妃如此厚爱,林家寒门草户,实在惶恐。”

周夫人帮腔道:“太夫人快快坐下,都是一家人,何必拘束。”

睿王妃亦遣了身边婢女亲自扶着林老夫人坐下,她爽朗道:“今日两家相见,咱们心里都有数,我便不论那些虚礼,有话直说了。”

林若旃的睫毛微微一颤,饶是她再胆大,再不想嫁给楚钺,在这样关乎终身的场合面前,难免总有些紧张。

睿王妃徐徐道:“铮儿与钺儿兄友弟恭,他们的夫人,自然要更相和睦才好。铮儿的婚事,是他爹爹厚着老脸,求了长公主殿下做保,才聘下石尚书家的次女。虽是长嫂,可细论年齿,也还不到十六岁。”

她的弦外之音,林夫人听得十分清楚,若这桩婚事成了。论长幼,石小姐便为长嫂,若旃是弟妹;论嫡庶,楚铮是嫡兄,楚钺是庶弟……

可偏偏,林若旃却比石姑娘大两岁,而显然睿王妃事先打听过旃儿,知道她性子刚强,不是那等软弱木讷之人。担心旃儿过门后,反而委屈了她的亲儿媳。

林夫人目光微冷,看来睿王妃对这桩婚事,并不是十分满意,只是拗不过王爷的一意孤行罢了……可女人嫁进去,活得好不好,一半看男人,一半得看婆婆。她如今就摆出这一副姿态,叫她怎么放心让女儿嫁过去?

她微笑道:“林家虽非高门,但也是诗书传礼之家,明白长幼有序,乃是人伦大本。那是一丝也错不得的。”

双方都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透、一触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