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太监总管萧让走了进来:“吴王殿下,陛下口谕,宣您入宫。”
嗯?
这个时候?
李安然笑着问道:“萧总管,本王近些日子可没有犯错,父皇召见本王所为何事?”
“科举之事。”
萧让道。
李安然挑了挑眉,没再继续追问。
两人入了皇宫。
御书房。
李安然拱手而拜:“拜见父皇。”
“咳咳。”
萧柯正在批阅奏折,连头都没抬:“科举一案,调查的如何?”
小主,
“丁大人他们已经调查清楚。”
李安然说着,将丁槐的奏折双手奉上。
萧柯接过奏折,看过之后,本就严肃的面容,更显阴沉:“可有实证?!”
“这些都是礼部官员所查,儿臣并未插手,丁槐稳重,既然言之凿凿,想必是有证据的。”李安然回道。
萧柯放下奏折,将目光锁定在李安然的身上:“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做?”
“杀杨益,震慑天下。”李安然回道。
萧柯闻言,却是笑了出来:“意气用事!现如今,朕身体抱恙,朝廷需要的是稳!
奏折放在朕这,你且退下吧。”
李安然告退。
萧柯冲萧让道:“看来,朕看走眼了,老九并非是在藏拙,而是真的不堪大用!
杀?
呵呵,杨家的人要是朕么好杀,朕又岂会让杨益成为状元郎?!”
萧让低头不语。
他自小伺候萧柯,知晓萧柯的脾气,萧柯说则说矣,他不能接话茬。
与此同时,李安然出宫的路上,突然被人叫住:“殿下,久违了。”
“杨益?”
李安然看着杨益,笑着道:“脸上还未消肿,你就别出来了,怪渗人的。”
杨益摸了摸红肿的面颊,冷哼一声,旋即得意道:“听说你查到许多证据。”
“没错。”
李安然回道。
杨益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我在你之前面圣,知道陛下怎么同我讲的吗?
哪怕证据确凿,只要郭奉嘉没有现身,你的证据皆不作数!
而郭奉嘉,我搜遍了整个京城,都不见其踪影,定然是离开了京城,你啊,输定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