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军屯制

当然了,土地也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建设兵团不发军饷,只有粮草供应直到新粮收成。

待开荒复耕后,州府还要拿走五成的收成,而建设兵团的士兵可自得五成。

直到复产三年后,州府将不再收取任何费用,以民田标准征税。

最为重要的,建设兵团所耕新田均为军田。

土地虽然是士兵的,可以自耕自种。

但不可私下买卖,如有民间豪抢吞抢占军田,州府将重法惩治。

条件虽然苛刻了点,但对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自己土地的人来说,这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州府不允许军田私下买卖,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士兵手中的田地不被他人侵吞。

但这其中更多的原因,则是土地公有化。

只要建设兵团开出来的田地还是军田,就受州府政策上的保护,谁要是有胆子侵吞军田,那得先和青州军干一仗!

可这一切其实只不过是个文字游戏,没有军饷,只有定额粮草供应,士兵领到的土地也都是没人要的荒地。

说白了,范离开出的一切优厚条件都是画大饼……

但只要饼足够大,总有人愿意闯一闯,范离做的只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而已。

军屯制的推行大大缓解了州府财政上的压力,也正因为这个新政策,范离才有胆量养活的了十万人的军队。

但要想恢复农业生产,范离所要做的还有更多。

昌邑宗家被连根拔起后,地方上耕地乱象虽有缓解,但同样得不到根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些被安抚下来的流民,如今却成了新的宗家。

先起家的打压后来者,有些家资的就想尽办法侵吞别家的田地。

所以建设兵团方面刚走上正轨,范离便打算亲自下到各县以督地方。

而他要去的第一站便是昌邑。

那里是青州主要的粮食产区,又是新政实行的地方。

所以昌邑弄不好,其他县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日,范离带着几名随从一路向昌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