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初组,六部尚书、御史台、五军都督府这些地方都要进人,以后再酌情调整。”
“嗯...”
朱棣没有说话,在心中暗暗思忖着人选。
姚广孝、任亨泰、李仕鲁、苏谨、郑赐、徐辉祖、李景隆...
“哦,对了,还有几个人要加进来。”
苏谨忽然开口说道:“农阁、医阁、学阁,目前任务繁重,有事必须第一时间禀报。”
“嗯”,朱棣点点头:“对了,那个谢缙...”
谢缙是洪武二十年的解元,深受朱元璋赏识。
只可惜此人嫉恶如仇,凡见不平事必上奏弹劾,屡屡言事,俗称大喷子...
但也正因为如此,得罪了不少人。
所谓五十知天命,但谢缙却似乎一点都没变。
靖难成功后,谢缙是第一批投效朱棣的官员,朱棣也被后者文采惊艳。
比如已经准备开始修录的《永乐大典》,朱棣就有意让谢缙主持。
朱棣也有意予其大学士之名,进入内阁。
只可惜,苏谨却与其意见相左。
“谢缙去日报司,不是咱们早说好了吗?”
苏谨无奈苦笑。
他不让谢缙进内阁,一方面是知道,老谢一旦进了内阁,日后的下场不会太好,
二来,他的性格太急躁了,不适合辅政,尤其是一念之间,就能掌握百姓生死的一部天官。
最后苏谨至多妥协,允谢缙大学士之名,但不能主持一部工作。
“可是,让堂堂大学士去印报纸,这未免也有些太大材小用了吧?”
“大哥,你要是信我,就听我的。”
苏谨神色郑重:“而且,你太小看报纸的威力了,现在显现的不过冰山一角,日后你就会明白日报司的重要性。”
“好吧。”
朱棣习惯性的妥协,“就先按你说的办。”
旋即话锋一转:“那咱们就拟定一下内阁的人选,改元之后就开始运转。”
“好。”
当即两人凑在一起,呱拉着商议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