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见葛方舟知道九针的存在,却并不知晓使用之法,于是便耐心讲解道:“《黄帝内经》有所记载,针具共为九针,形状不同,长度亦不相同,用途各异,根据病情选用针具,是取得治病疗效的重要前提,我便和你详述一下九针的特点!
第一针 镵(chán)针 长一寸六分。似箭头,末端十分尖锐。用于浅刺皮肤泻血,治头身热症等。
第二针 员针 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用于按摩体表,治分内间气滞,不伤肌肉。为按摩工具。
第三针 锟针长3寸半。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用于按压经脉,不能深入,为按压穴位用具。
第四针 锋针 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利,呈三棱锥形。用于点刺泻血,治痈肿、热病等。
第五针 铍针 长4寸,宽2分半。形如剑。用于痈脓外证割治,为外科用具。
第六针 圆利针 长一寸六分。针头微大,针身细小,圆而利,能深刺。用于治疗痈肿、痹症,深刺。
第七针 毫针 长三寸六分。针身细如毫毛,常用针具。用于通调经络,治寒热、痛痹等
第八针长针 长7寸。针身细长锋利。用于治“深邪远痹”深刺。
第九针大针 长4寸。针身粗圆。用于泻水,治关节积液等,后人用作火针等。”
待李宸讲解完九针的用法,葛方舟目露期盼,向李宸问道,“我从医多年,却未知九针如此玄妙,小师傅可否为聂老爷子治疗之时,用实际案例,为我演示九针的真正使用之法?”
李宸摊手,无奈地道:“眼下我手上并没有完整的九针,实在无法为你演示,等此事过去之后,你若能找到古中医的九针,我倒是可以教你九针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