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等他们都归还那三亩地之后,官府还得组织各村百姓进行开荒,都别闲下来。
尽量将全府土地最大利用化,为后世子孙积累本钱。
毕竟历朝历代都是鼓励百姓多生多育,这孩子一多,劳动力可不就多了吗?
不过这些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轮不到任俊杰操心。
在上个月二十八日那天,任俊杰就已经收到吏部发过来的名册。
上面都详细的列出了池定临乌二府的一干官员,还有观察使的属官们。
其中让任俊杰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好兄弟张建英也在其中,这...
这怕不是他老丈人开封府尹在后面操作了一波吧?
要不然他怀远兄只在翰林院待了一年就能这么个升法?
任俊杰当时看了之名册后,第一反应就想到了这。
任俊杰没有猜错,就是张建英的老丈人在后面推了一把。
当时开封府尹提着一盒蛋黄酥去吏部尚书家,与吏部尚书叽里咕噜的说了一些好听话。
诶,吏部尚书这老小子听了之后,拍着桌子直夸开封府尹的三女婿是个可造之才...
所以吏部尚书向皇帝推荐了在翰林院干编修的张建英,让他外放到临乌府当个通判。
因为所有通判都是皇帝亲派,有监察州府之责,所以这个位置得先请示皇帝。
皇帝知道这个张建英,之前因为任俊杰是六元的关系,皇帝爱屋及乌才点了张建英为一甲第二名。
所以皇帝对他还是有印象的,召了张建英问了一些话后,各方面都挺满意。
于是乎,张建英一下子就从正七品升到了正六品,不过京官外放一般都升一两级,这也属正常。
重要的是得有大佬带啊,没有大佬带的话只能在翰林院熬资历,翰林院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前辈在排着队呢。
非翰林不入内阁,并不是说得一直待在翰林院,曾经在翰林院待过的,以后也可以入内阁,当然了,这个得看你的运气了。
开封府尹觉得,现在北地三府正是捞政绩的时候,没看到任俊杰那小子蹭蹭的往上升了吗?
与其待在翰林院发呆,还不如出去建功立业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