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筱感慨地说道:“这是我一生的心愿,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夜晚,朱筱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百姓的责任。他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安宁。
朱筱从小便聪颖过人,三岁识字,五岁能诵千字文,七岁便能作诗填词,八岁已通晓四书五经。村中的乡绅、学者无不对他赞赏有加。村里的私塾先生王老夫子对朱筱尤为器重,常常特意为他讲解经典中的奥义。
有一年,朝廷颁布了科举考试的榜文,十岁的小朱筱决定参加这次考试。父母起初担心他的年纪太小,无法承受长途跋涉和考试的压力,但朱筱意志坚定,说服了父母。他们最终决定支持他,并为他准备了足够的盘缠和食物。
在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朱筱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他凭借聪明才智和坚定意志,一一化解。路上,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考生,他们互相鼓励,共同前行。
到达京城后,朱筱感受到大都市的繁华和科举考场的严肃。他潜心研读,经常在灯下挑灯夜读,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京城的学者们听闻一个年仅十岁的少年也要参加科举,无不惊叹,纷纷前来一睹这位神童的风采。
科举考试那日,朱筱一早便来到了考场。他不慌不忙,提笔作答,文章文采斐然,论述条理清晰。主考官们看着他的卷子,纷纷点头称赞,心中暗自惊讶。
考试结束后,朱筱静待放榜。他并未过多担忧,反而利用这段时间拜访京城的名师大儒,虚心求教,扩展自己的学问。终于,放榜之日来临,榜单贴出,朱筱赫然名列榜首,成为了科举状元。
消息传回家乡,村里人无不欢欣鼓舞,父母更是喜极而泣。朝廷也为之震动,皇帝特旨召见朱筱,赞扬他少年有为,并破例授予他翰林院修撰之职,令他留在京城继续深造。
朱筱受皇帝召见的那天,京城的所有大臣和官员都聚集在太和殿前,等待着一睹这位年仅十岁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