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善长心情愉悦地沿着御道走向贡院的时候,他忽然注意到贡院前站立着两个身影。一个是年轻貌美、神情沉稳的朱筱,另一个则是他的好友张子仪。

李善长稍作停顿,目光落在朱筱身上,微微眉头一挑。朱筱的名字他听说过,知道他是今年科举中的状元,也是皇帝看重的新晋官员。然而,李善长心中对朱筱并无多少好感,认为他是个后起之秀,未必经得起风浪。

“这位就是传言中的朱筱?”李善长心中冷笑一声,自顾自地想道。他虽然并不反感朱筱的才华,却也对这样一位年轻人的突然崛起感到一丝嫉妒。在官场上,天赋出众的年轻人常常会成为竞争对手,特别是像朱筱这样被皇帝看重的人物,更是令李善长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

“李宰相,您好。”朱筱见到李善长,礼貌地上前行礼。

李善长微微颔首,淡淡地回了一句:“朱筱,听说你今年中了状元,确实难得。但你要知道,官场上光靠才华是不够的,更需要谨慎和忍耐。明白李善长的言下之意。在李善长眼中,他或许是个不起眼的后辈,但他并不惧怕。他知道自己并非完美,但他有自己的信念和底气。

“多谢李宰相的提醒,学生会谨记在心。”朱筱淡然回答道,目光却依旧坚定。

李善长略带讥讽地笑了笑,转身离去。他知道,朱筱或许是个潜在的竞争者,但眼下,他还拥有足够的政治资源和经验,可以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朱筱则静静地站在贡院前,眺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知道,官场上的风云变幻无常,但他并不畏惧。他将继续秉持母亲的遗愿,努力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站在他身旁的张子仪看着朱筱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佩和信任。他知道,朱筱并不是那种会轻易屈服于权力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张子仪相信,朱筱在未来的官场之上,定能一展风采,成就非凡。

朱筱,字子舟,出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父亲朱敏是朝廷中的一位学士,母亲林氏是出身名门的贤淑女子。朱筱自幼聪慧异常,五岁时便能背诵《论语》,七岁时已能作诗赋对联。朱敏与林氏对这个年幼的儿子寄予厚望,尽心培养,希望他能光宗耀祖。

朱筱的天赋早已在家乡传开,许多学者都对他赞叹不已。当地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生,韩先生,更是亲自来家里教授朱筱,韩先生认为朱筱必定能在春闱中大放异彩。春闱即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全国各地的学子追求功名的终极目标。

正德十年,朱筱年仅十岁,但他已展现出超凡的才华和知识储备。在父亲的建议下,朱筱决定参加这次春闱。尽管年纪尚小,但朱筱有着非凡的自信和决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是实现家族梦想的途径。

春闱前的数月,朱筱每日在书房苦读,钻研四书五经,练习八股文。他的父亲朱敏和老师韩先生都为他提供了全力支持,甚至请来京城的一些名师为他指点。朱筱在学习过程中不曾有一丝懈怠,每天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力求完美。

春闱考试的日子终于来临,京城的贡院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齐聚一堂,准备一展才华。朱筱虽年幼,但他毫不怯场,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即将在这里接受检验。考试开始后,朱筱沉着应对,思路清晰,文辞流畅。他的文章不仅内容深刻,还融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考试结束后,朱筱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漫长的等待。几个月后,榜单公布的日子到了,京城的街道上挤满了前来查看榜单的考生和家属。朱筱的心中也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当朱敏带着他走到榜单前,朱筱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竟成为了此次春闱的解元,年仅十岁!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朝廷中的一些大臣都对这个十岁天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皇帝得知后,也对朱筱的才华大加赞赏,特意召见了这个年少有为的解元。朱筱在皇帝面前沉着冷静,对答如流,赢得了皇帝的欢心。

自此,朱筱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的偶像。尽管前途一片光明,但朱筱并没有因此自满,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父亲的指导下,他继续深入钻研学问,希望将来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考官是翰林院学士宋廉,也是东宫太子朱标的老师。

朱筱在成为春闱解元后,京城的生活充满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他的名声日益扩大,许多名门望族和朝廷官员都希望能结识这位年轻的天才。然而,朱筱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专注,他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在一个春日的早晨,朱筱正在家中书房专心研读《周易》。突然,父亲朱敏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悦和自豪。

“子舟,”朱敏轻声说道,“今日翰林院学士宋廉要来府上拜访。他可是东宫太子朱标的老师,你要好好表现。”

朱筱闻言,立刻起身整了整衣衫,神色间透出几分紧张。宋廉乃是当朝着名的大儒,德高望重,此番前来,定有深意。

不久之后,宋廉的到来让朱府上下都忙碌起来。朱筱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见过宋大人。”

宋廉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温和且深邃:“朱筱,你果然是一表人才。今日来此,正是想见识一下你的才华。”

朱敏在一旁招呼道:“宋大人,请进屋内稍坐,学生备了一些茶点,还望不嫌简陋。”

宋廉坐下后,目光落在朱筱身上:“听闻你年纪轻轻便已博览群书,今日我带来了一些难题,想请教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