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县县衙的捕头捕快们的行动也很迅速,不出一天的功夫,便抓到了几个王仁建的同党,这消息一出,瞬间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于是在快接近放衙的时候,余县令再一次升堂,对这几人进行了审理,这一场升堂,不仅将王凤花传了来,也有众多百姓闻讯赶来。
对于余县令的问话,这些王仁建的同伙们也是出奇一致的表示:自己等人是陪着王家二少爷去王凤花的家中收债,并且也知道王家二少爷确实是与王凤花发生过关系,到那时这一切都是其父母同意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并没有在此事中出力或是怎样。最多算是知情者,算不得共犯,因为他们可没有碰过王凤花一根手指头。
而对于这些人所说,王凤花却是辩解到:“当初是你们欺骗了我父母,仗着他们不识字,签下了那欠条,试问天下间哪有这样还利息的道理?”
此时围观的群众们还是支持王凤花的,毕竟她说的 没错,世间哪有父母会如此做的?而且这样让人还息的做法,实在是禽兽不如,天理难容!
不一会儿便引起了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县令老爷一定要严惩这些帮凶 ,毕竟这些年来,这些人可是帮着王仁建做了不少欺压百姓的坏事,他们其中就有人被迫害欺负过。
而县太爷的做法依旧没有让他们失望。
这些被抓的同党帮凶们,一律都被县太爷收押进了监牢,但是却没有当庭宣判。
因为县太爷说了,还有请到王凤花的父母以及榆树村可能知情之人到场,听了他们的证词之后,才能最终审判此案。
一切有理有据,让在场所有人都高呼余县令是青天大老爷,是为民做主的父母官。并且曾经怀疑或是说过余县令与王家有猫腻的人,也都纷纷指责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百姓们的话语很快就传到了县衙内的余县令耳中。此刻他正一颗颗检查着今日的收获,一边听着师爷汇报着外边的舆情情况。
“大人实在是高啊!”
“哦,为何如此说?”
“大人今日可谓是名利双收!而且,无论明天那王凤花的父母如何去说,您都可以进退有据,那王家就算怪罪也怪罪不到您的头上!”
“话也不能这么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本官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至于他自己没能将事情办好,就谁也怪不得。”
“您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