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白花花的银子

陈兴显轻手轻脚的接过了晒盐板,用竹刮刀小心翼翼的把食盐刮到了旁边的盐袋中。

这食盐是先装在麻袋之中,然后再放在竹子编制的筐中,最后打包成型。

“这每袋有多少斤”。

“标标准准的一百斤,但我为了防止沿途的损耗,所以每袋都加了十斤,但仍然是按100斤交付”。

“嗯,不错”。

这么做生意,那任何一个新的客人,都会变成自己的回头客。

“大人,请”,王信瑞递过来一张方形的红纸,上面写个一个大大的宝字。

这个宝字就是以后宝岛食盐的牌号了,宝岛牌食盐,量大足秤。

杜绝什么七两秤,什么八九两秤的,咱都是一斤一两的秤,每袋都高高的。

陈兴显接过了这幅字,然后沾上浆糊,工工整整的贴在了这第一袋盐包上。

随后王信瑞大手一挥,旁边的那一群盐工,就开始有条不紊的装袋了。

“这一批能收货多少?”

“这一块盐板约出盐三斤多,我们共有一千多块盐板,大约五千斤上下”。

“嗯,下月之前能赶出多少来”。

“最近这日头不错,估计三万斤还是能出的”。

“这盐定价几何”,陈兴显关心完产量,又开始关心价格了。

“三文钱一斤,一包300文,大概可得银60-70两”。

十来天跑一趟,能赚这么多的银子,还是很不错的。

“记住一要在这盐袋的周边放上木炭包和樟脑”。

“是,属下早已备妥,这些就当是赠送之物”。

这木炭包自然是为了防潮,这樟脑则是为了防止生虫。

按理说这食盐是不可能生虫的,哪有虫子靠吃盐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