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式海洋,仅有一条窄窄的海峡与大西洋连接。
可以说掌控地中海之后,中华也就彻底掌控了欧罗巴洲的命运。
“此次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取得在欧罗巴洲稳固的立脚点,即英伦三岛。”
“为此将由大西洋战区负责夺取制海权,北欧战区和南欧战区负责领土的占领。”
“第一阶段,我中华三军将调集陆军六个满编镇,海军六支轻型巡洋舰队。”
第四、第五、第六轻型巡洋舰队的战舰,在年前已全部下水,现正在进行训练。
当这三支舰队加入大西洋战区之后,大西洋战区的其余风帆战舰,将全部调往英雄群岛驻防。
北大西洋凌冽的风暴,不光给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造成了损失。
中华海军在这里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光是武正率领的那次突袭,就导致两艘战列舰受损,两艘巡逻舰沉没。
而陈兴显也准备逐步将中华海军实现完全铁甲化,因此首先从大西洋战区海军开始调整。
在宝南级轻型巡洋舰的基础上,范渊进行了双向研发。
即放大版和缩小版。
缩小版为檀香山岛级巡逻舰,和宝南级轻型巡洋舰相比,吨位缩小到了一千吨。
主炮也从六门缩减到了两门,即舰岛前部一门、舰尾一门,副炮也进行了相应的缩减。
由于舰艇的吨位并没有下降多少,但武备大量缩减,这就让该型舰船的居住性大大提高。
原本中部舰炮的位置,也加装了两个仓库。
这型舰船的航速和续航力,位居中华所有蒸汽铁甲舰首位。
在加满煤炭和淡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从宝岛前往旧金山。
既然是巡逻舰嘛,这续航力和经济性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檀香山级巡逻舰的造价,只有宝南级轻型巡洋舰的三分之一,建造工期也只需要一年。
价格和工期达到陈兴显的要求之后,这型战舰就开始大规模的建造。
陈兴显给各大守备区下的第一批订单,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艘。
毕竟是为了替换守备区好几百艘宝岛级巡逻舰,将按照一比一的 比例替换。
那至少也需要三四百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