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行贿成为奴隶

而这些奴隶,最终逐渐取代了突厥贵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支柱。

一张白纸、一张只听命于苏丹的白纸,被塑造为人才后,奔赴帝国各处,或领兵或为官。

这相当于是奥斯曼帝国的科举制度,所以才有人行贿成为奴隶。

(也有人想方设法成为包衣奴才,是一个道理)

其实给欧洲人造成了几百年麻烦的罪魁祸首,是大唐的战神李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不是他击败了突厥。

突厥也不会分裂,一部也不会西迁。

他们若是不西迁,也就不会有现今横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出现。

而现在,李靖当年未能完成的事业。

彻底消灭突厥的重担,则交到了陈兴显的身上...

“好!”

“立刻调集最精锐的近卫军、雇佣军,让各地的蒂马尔领主全都出兵,立刻前往埃及行省!”

近卫军是奥斯曼苏丹为了分化突厥贵族权利,所建立的新军。

历朝历代国家层面的大改革,都是从建立新军开始。

想瓦解一个传统贵族群体,最好的办法就是创建一个全新的贵族群体,并逐步取代。

从而让整个国家上升的通道,再次打开。

德米舍梅制度下创建的新军,将传统突厥贵族手中的权利,全部转移到了苏丹的手中。

这才是奥斯曼帝国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上升的通道一直敞开,新鲜的血液一直在流向帝国的最高层。

在奥斯曼帝国存续的这几百年间,一共有四十多个大维齐尔。

但突厥贵族只有四人,其余都是德米舍梅制度下的奴隶出身。

奥斯曼帝国的包容性,可见一斑。

所以为何要科举?

科举就是打破传统贵族垄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

当皇家第三警备镇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时候,他们此刻就成为了奥斯曼苏丹的眼中钉。

奥斯曼帝国大量的军队,都在前往这里。

而第三镇官兵也立刻开始挖掘工事,维护后勤线路。

他们要转攻为守,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都吸引过来。

挨州,这里将成为中华军队的预设战场......

(这两个章节,用大篇幅介绍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军队、制度。这不是在科普,而是想向大家介绍下,与大清并列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能存国624年之久,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奥斯曼帝国的上升通道,是一直敞开的,这才是他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当普通百姓,无法通过努力获得向上晋升的通道,那这个国家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