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红海两岸

一城一地的又打了一遍,最终才消灭了这些人手中的军队和部族的所有百姓。

从这之后,陈兴显就再也不相信仆从军。

这种松散的同盟关系,明面上虽然可以快速取得成功。

但也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祸根。

大唐的安西都护府,靠着几万人的大唐正规军,带领着一群小国仆从军。

虽然他们都臣服于大唐,但当大唐遭遇内乱,这些小国又纷纷自立。

民族、文化、宗教不占领一块土地,那丢掉也只是早晚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比于这些,军事上的占领,反而是最容易实现的。

但谭淡定的万余人口分布的区域太广。

如果不利用好皇家第三警备镇,在挨州拖住奥斯曼帝国陆军主力的窗口期。

那谭淡定的大赵帝国就是空谈。

以这些渔村为基础,大赵和当地的部族,开展了广泛的贸易。

深度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实就是钱的力量。

所以当谭淡定振臂高呼的时候,这些部族才会选择纷纷响应。

谭淡定手下的一个半镇兵力,从红州城出发一路北上。

沿途大量的部族都选择了加入他们。

于是越往北走,谭淡定手下的军队越多。

等到他们逼近埃及行省首府开罗城的时候,军队人数已经逼近了十万人。

这支庞大的军队,极大的触动了奥斯曼苏丹先知三世。

内部敌人带来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外部敌人入侵带来的威胁。

所以尽管挨州的前线吃紧,先知三世还是下令对入侵埃及行省的敌人,进行平叛。

挨州本就不强大的战力,在抽调部队前往埃及后,变得更加弱小。

这也是皇家警备第三镇,后来能迅速反攻的原因。

相比于丢掉一部分领土,平叛若是不及时,那别的边疆区都会效仿。

这个连锁反应一旦开启,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谭淡定的多民族联军,于是在尼罗河沿岸和奥斯曼帝国大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