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权,则分属于中华钱庄和商课提举司。
宝岛钱庄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业务涉及八大封国后,名称改为了中华钱庄。
总结一下就是,军权、监察权、选拔权、司法权、外交权、立法权、行政权、财权。
这八个中华最重要的权利,陈兴显必须掌控的有五个,即军权、监察权、选拔权、外交权、立法权。
而能够下放给总理事务衙门的,只有司法权、行政权、财权。
其中财权还是一分为二,商课提举司归属于总理衙门,但中华钱庄却依然归属陈兴显的直接管辖。
商课提举司可以收税改税,但收钱和花钱只能在中华钱庄里。
最终中华的八大权力,皇帝得到了五个半,总理各处事务衙门得到了两个半。
总理衙门的权力,全部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皇帝的权利,则是为了保护百姓和约束总理衙门。
通俗点说,得罪人的事都是总理衙门的,光彩的事都是皇帝的。
这样每当百姓与皇权发生矛盾,皇帝便可以通过更换总理大臣得到化解。
改革之后的总理衙门权利众多,包含商课提举司、农业提举司、水利提举司、大理寺、钦天监、兵马司、邮驿提举司、营造提举司、各省、府等等......
可以说凡是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内政的权力都归属于总理衙门。
皇帝完全从内政管理层面脱离,从而依靠军权和外交权对外,保护国家的安全。
对内依靠监察权、立法权、选拔权和中华钱庄,在大层面进行监管。
陈兴显将这种制度称之为,【具有中华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度】。
君权与民权的分离,是中华君臣共治的开始。
但君权和民权也是有交集的,那就是每年的财政预算。
商课提举司每年的财政预算,由总理衙门审核后要提交皇帝批红后才能实施。
中华钱庄里的银子,才能下发到各个部门的户头。
这也是民权对于君权的监督,毕竟没了钱什么事都做不了。
而现在军费的开支,无疑是中华所有开支的最大头。
从起事那年算起,军费开支的占比一直在六成以上。
中华帝国是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
这个机器所保护的,是中华的一条条对外贸易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