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合纵连横之术

为了这次作战,陈兴宗更是拿出了多座矿山做抵押。

在中华钱庄里借来了一千万两白银用做军费。

随后他留下守备军拱卫各地,便带着两个重装镇的主力出发。

陈兴宗的御驾亲征,不光是大楚帝国自己出兵。

他还向草原部族发出了出兵的要求。

出于后方稳定的考虑,这是陈兴宗出兵之前不得不做的事情。

罗刹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适合厮杀的时间非常短。

四国联军的出兵时间是在中华十年三月,此时冰雪还未消融。

等到一个月后冰雪消融,罗刹国的平原便开始进入泥泞期,而在深秋初冬的十月和十一月,则开始进入泥浆期。

满打满算一年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可以用兵。

所以陈兴宗定下的战术计划,也是半年时间用来进攻,半年时间用来运输物资。

从苏武城到鲜卑利亚汗国国都卡什雷克的简易道路,可以保证军需物资的基本往来。

鲜卑利亚大汗库楚姆,也尽起全国的精锐,一万五千人参与对罗刹国的进攻。

大楚帝国虽然有两个重装镇,但其中新成军的第二重装镇,被部署在苏武城到卡什雷克的沿路。

在开战之前,陈兴宗将自己的战术计划送到宝岛给陈兴显审阅。

陈兴显则在回信中,反复强调后勤的重要性。

在动员国内的百姓后,加上第二重装镇。

陈兴宗为了保障第一重装镇的进攻,有整整六万人在负责后勤物资的运输。

接近四比一的比例,让陈兴宗觉得勉强足够。

而随着战线前移,这个比例还要继续扩大。

当年五月水草丰美之时,正是适合厮杀的季节。

大楚帝国陆军第一镇、鲜卑利亚汗国骑兵第一镇、骑兵第二镇、草原部族一万骑兵。

合计四万三千多人的战斗兵力,正式跨过了乌尔山。

开始将战火烧到罗刹国的境内。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被成吉思汗子孙入侵之后,罗刹国的第二次危机,依然从东面开始。

在乌尓山和莫斯科中间,伏尔加河畔。

有一座鞑靼人建设的城池,名为喀山。

在三十多年前,喀山汗国被沙皇伊凡四世征服。

而现在,其国内的鞑靼人仍然在积攒着反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