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对中华的海禁则是始于万历初年。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部分推广之后,他也敏锐的发现陈兴显的大规模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威胁。
因此上书万历皇帝,继续效仿太祖皇帝的海禁政策。
其实万历朝的海禁,禁的不是货物而是人。
中华在大明各地买卖人口,导致大量的流民前往海外。
没有可剥削的人,这土地就没人耕种。
这极大的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因为大明朝的大部分土地,不是在那些百姓的手中,而是在这些士大夫手中。
因此陈兴显近年也开始做着准备。
从大西洋上大规模调遣陆军回到宝岛,也就是为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大洲四大洋,陈兴显现在直接掌控了其中的四洲。
西牛贺洲也被四大封国掌控。
仅剩的亚欧大陆上,北面有大楚帝国、南面有大秦帝国。
西面欧罗巴洲方向,陈兴显放了大韩帝国、大唐帝国、大陈帝国。
唯独剩下东面的大明,中华还没有一兵一卒。
在他这次出巡之前,就给太子陈维济留下了一门功课。
这门功课就是关于大明王朝......
由于中华陆战的主力东调,因此他才趁着这次出巡,给三个儿子在欧罗巴洲立住根基。
也要将相关战略和战术计划安排周全。
期间陈兴显去了一趟大魏帝国,骆荣轩的所说也是如此,一样的缺人。
随后陈兴显再次返回大晋帝国,他要在这里度过中华十三年的春节。
由于各大封国连年征战,此时都处在休兵之中。
因此中华十二年,显得特别的安静,各国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内战的发展之上。
中华的百姓得到了安稳的生活,但不代表其他国家的百姓,也有这个资格。
虽然各大战区的战斗停了下来,但许仕林却变得更忙了。
西班牙丢失本土以外所有岛屿,陆军深陷法兰西王国的时候。
许仕林再一次回到了西班牙都城马德里。
在腓力二世的王宫里,消失了近一年的许仕林再一次出现。
“国王陛下,听说您要吊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