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丞相!”传令兵再度叩谢。
诸葛亮从衣袖拿出荆州图,仔细查阅,只要将往南撤退路线封锁,吴军将无路可逃。郭淮、鲁芝领步军在后,孙礼领兵取汝南,吴主孙权插翅难逃。
“捷报!”
“拜见丞相。”
忽然又有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叩拜道:“禀报丞相,徐将军奇袭樊城得手,城内官吏纷纷归降,缴获粮草军械数之不尽。”
“甚好!”
诸葛亮大喜过望,这胜利比他原先预想得还要完美,吴军防线瞬间瓦解,挥手道:“左右,带传令兵去领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丞相!”传令兵叩谢。
“你领完赏钱,即刻返回樊城,告知徐将军,接下来派信使劝降全琮,就说吴主已被生擒,如若归降可保侯爵之位。如若顽抗拒绝归降,就等着汉军挥师踏平襄阳,到时决不饶恕,立斩不赦。”
诸葛亮摆手吩咐一句。
“丞相放心,小的一定谨记将话带到。”
传令兵一脸喜悦,缓缓告退。
……
……
时光匆匆流逝,一日悄然过去。
吴军兵分两路突围,一路往南沿水路从新野防区撤军,另一路往东急行军撤往江夏。
襄阳城。
城内府邸,襄阳武将官吏集结商议,接下来到底是战还是归降。
一众文臣官吏意思都如出一辙,建议举兵归降,毕竟吴主都陷入险境生死未知,主力都已兵败,就凭这支水军,也无力回天。
武将有些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仍然保留一丝幻想,天子要是能逃出生天,以吴军水师战力仍然能划江而治。
许久内府安静异常……
全琮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抉择,汉使送来招降书信,只要他肯归降,诸葛亮担保侯爵之位。如若不归降,接下来要是兵败如山倒,他将性命难保,沉思良久,想到一个万全之策,缓缓开口:
“吾暂时向汉使回话,吾等还需慎重思量五日再做答复,如何。”
“可行,五日之后,大势已去就举兵归降,要是陛下能逃过一劫,就划江而治。”
“在下附议,就按此回复汉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