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清军在兔儿岛和深井墩布置重兵防守,但那是不可能的,在海边布置重兵简直是找死行为,是上赶着让敌人来歼灭自己,虽然李过很期盼清军将领做出这种部署,但显然清军诸将是不会做出这种蠢事的。
就在顺军准备对熊岳发起又一轮攻势的时候,熊岳的城门缓缓打开,清军主动从里面杀了出来,向着顺军发起了进攻。
清军大军杀了过来,顺军也并不慌张,这样的场景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多铎看着远方交战的两支军队:
清军在火力掩护之下大队骑兵杀到顺军阵前之后开始抵近射击,这也是清军惯用的掠阵战术。
一波箭雨过后,清军步兵跟上开始进行火力打击,很多时候,清军这两波凶猛的火力倾泻就能极大的动摇对手的士气。
不过顺军现在也已经熟悉了清军的战术,知道清军作战并不讲究火力的持续,而是更讲究尽可能快的把火力倾泻到对手头上。
顺军对此采取的反制措施也相当简单粗暴,那就是对轰。
反正清军火力不如顺军,你射我也射,那么我的火力比你更猛,交换下来损失更大的肯定是你。
战场上随着双方士兵的对射而烟雾弥漫,等到烟雾大到影响视线的时候,双方士兵默契地停止了射击,准备等烟雾消散后再打:
当然,也有可能是借着烟雾的掩护后撤脱离战场。
李过选择了暂时后撤,他想试着把清军吸引出来,让清军远离熊岳,这样后续顺军从后面的兔儿岛和深井墩登陆之后形成的合围就更有希望歼灭更多清军。
不过最近的这几次战斗清军都没有离开熊岳太远,特别是在清军奋力突击复州失败之后。
在清军突击复州失败后清军就知道了现在的情况下想大幅度推进战线可能性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清军压迫顺军后撤的意思也不会压得太凶。
不过这次多铎是想一口气把顺军押回复州的,所以他在看到顺军后撤的时候立马命令清军追了上去。